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科普 >


问鼎中原是什么意思问鼎中原的近反义词问鼎中原成语接龙

发音

成语

问鼎中原

拼音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基本解释

[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详细解释

  • 【解释】: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 【出自】: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出处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近义词

中原逐鹿

成语接龙

原来如此 此唱彼和 和气生财 财大气粗 粗衣淡饭 饭蔬饮水 水剩山残 残缺不全 全心全意 意气扬扬 扬长而去 去甚去泰 泰山磐石 石沈大海 海楛石烂 烂若披锦 锦瑟年华 华屋山丘 丘山之功 功成弗居 居不重席 席不暇暖 暖衣饱食 食宿相兼 兼程并进 进退惟谷 谷马砺兵 兵闻拙速 速战速决 决命争首 首尾相援 援笔立成 成双作对 对床风雨 雨歇云收 收之桑榆 榆次之辱 辱国殄民 民生凋敝 敝帷不弃 弃车走林 林下风致 致远任重 重逆无道 道西说东 东洋大海 海立云垂 垂名青史 史无前例 例行公事 事宽即圆 圆首方足 足不出户 户限为穿 穿红着緑 緑水青山 山光水色 色色俱全 全受全归 归马放牛 牛郎织女 女织男耕 耕当问奴 奴颜婢膝 膝行蒲伏 伏地圣人 人自为战 战战惶惶 惶惶不安 安如太山 山鸣谷应 应付自如 如花似朵 朵颐大嚼 嚼铁咀金 金镳玉络 络绎不絶 絶世无双 双喜临门

释义

出自《左传》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英文翻译

to plan to seize power of the whole country (idiom)

更多介绍

问鼎中原,汉语成语,拼音是wèn dǐng zhōng yuán,意思是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出自《左传》。

中文名
问鼎中原
外文名
 coveting or challenging the throneseeking championship
出处
《左传》
注音
ㄨㄣˋ ㄉㄧㄥˇ ㄓㄨㄙ ㄧㄨㄢˊ
拼音
wen ding Zhong yuan

问鼎中原成语解释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问鼎中原成语用法

示例

张作霖野心勃勃,欲称霸东北,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成语出处

出自《左传》,鲁宣公三年(公元前六零七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今河南省洛阳市),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祀,年也)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音邪)昬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音致)止。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洛阳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问鼎中原成语典故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