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科普 >


古代经典对联故事(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

摘要: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详情请你参考红笺一叶的博客)  1、【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两个很有文才的丫环,一个叫朝云,一个叫暮雨,极得苏轼的喜欢。一次苏轼拍着肚子笑着问大家里面是什么,除朝云笑而不说外都说是才华,苏轼便问朝云,她答道:“我看老爷肚子里面是不合时宜的牢骚”,众人吃惊,唯苏轼暗自佩服

今天给各位朋友讲解下 对联故事有哪些 的百科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经典对联故事(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详情请你参考红笺一叶的博客)
  1、【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两个很有文才的丫环,一个叫朝云,一个叫暮雨,极得苏轼的喜欢。一次苏轼拍着肚子笑着问大家里面是什么,除朝云笑而不说外都说是才华,苏轼便问朝云,她答道:“我看老爷肚子里面是不合时宜的牢*”,众人吃惊,唯苏轼暗自佩服。不久朝云病故,苏轼十分悲痛,每当看到暮雨,便更加思念朝云。一天苏轼,弹奏古筝写了此联,暮雨读后大哭,苏轼也潸然泪下。

  上联:三登庆历三人第。

  下联:四入熙宁四辅尊。

  2、【北宋】参政知事韩亿,有四子名综、绛、缜、维,皆于熙宁年间入朝,并均为宰相。其中韩缜于庆历年间应举,省试、殿试都是第三,于元祐三年三月去世,苏子容作此挽联。

  上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下联: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清】康熙挽郑成功。

  上联:崖岸峻如山,调鼎无惭真宰相。

  下联:门庭清似水,盖棺犹是老儒生。

  4、此联为【清】大学土王杰与纪昀交谊甚厚。在和坤专权数十年中,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纪昀等人终不依附。王杰去世时,纪昀亲至吊唁,撰此挽联。

  上联:生来富贵人家,却怪怪奇奇,只落得终身贫贱;

  下联:赖有聪明根气,愿生生世世,莫造此各种因缘。

  5、纪昀挽子。纪之长子汝佶,生性挥霍,后因行为不检被革职,纪对其严加管束,不准出门,汝佶死后,纪作此联以挽。

  上联: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

  下联: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

  纪昀挽朱筠,朱乃纪之同科进士。

  上联: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

  下联: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纪昀挽彭元瑞。

  上联:苦我今朝,只余薄命糟糠,犹归天上。

  下联:劝卿来世,未遇封候夫婿,莫到人间。

  6、这是一副贫士挽妻联。苦了一辈子,贤妻死了;无以为报,只祝愿你来世富贵尊荣。闺中**见远处杨柳在春风中摇,而"悔教夫婿觅封候",那是吃饱了饭没事。贫家糟糠,固就以温饱为先。此联语极沉痛,而愤世道之不平,尽在言外。

  上联:刚唱罢一曲农歌,好趁夕阳觅归路;

  下联:岂欲效三闾故事,错把洋湖作汩罗。

  7、旧时有一农夫于傍晚收工时不幸失足落水而死,同伴悲而挽此联。

  上联:浮沉宦海为鸥鸟。

  下联:生死书丛似蠹虫。

  8、此联为纪昀自挽。

  上联: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胡涂到底;

  下联: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9、【清】孙髯自挽。孙髯即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

  上联:疾自何成,都为二字功名,戕我身心戕我命;

  下联:死奚足惜,舍不得两父母,看儿生长看儿亡。

  10、【清】某士子屡试不第,临终作此联自挽。

  上联:有二绝句述怀,可歌可泣;

  下联:曾三上书乞死,知命知仁。

  11、此联为黎又霖自挽。二绝句:黎被害前作七言绝句两首;三上书:黎三次在**逼其招供状上书:“没有说的,请*毙!”。

  上联:疾恶如仇,几根硬骨横天下。

  下联: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12、此联为汤祥瑞自挽。浏阳县有一状元洲,乃屠杀革命者之刑场。

  上联:感戚交道义之情,来生必报。

  下联:抱锄暴安良之志,到死方休。

  13、此联为熊南辉自挽。

  上联:药是当归,花宜旋复。

  下联: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此联为黄遵宪自挽。

  上联:十载英名宜**;

  下联:一腔热血岂徒流。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16则

趣味对联故事16则
  (1)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2)纪晓岚祝乾隆寿联
  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这里介绍二副纪晓岚纪乾隆的祝寿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这是两构思奇巧的数字联,工整自然,无懈可击。

  
  (3)诸葛亮一生数字对
  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4)杨贵妃妙对唐明皇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
  二人土上坐
  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
  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5)谢觉哉撰联嘲绅士
  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
  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对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原来谢觉哉很讨厌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对联,让绅士们自讨没趣。
  谢觉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后来,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6)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现在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7)慧童嵌字联戏知府
  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一个小孩一眨巴眼,笑眯眯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另一个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糟蹋戏弄,使他异常难堪。从此,卜昌再也不敢藐视热河的文人了。

  
  (8)王乡长联讽会议多
  当今之世,改革之年,处处讲效率,时时争分秒,无不对文海会山有意见,强烈要求搬文山、填会海,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某县农业局的领导却无动于衷,仍是大会小会接连不断。忙得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写材料,印文件,常常挑灯夜战,不亦乐乎。各乡头头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跑于会议之间。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无暇顾生产,个个怨声再道。有一位王乡长颇有文才,对此早有意见,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农业局的办公室门口。这副对联是:
  前天会,昨天会,今天会,天天开会;
  你讲话,我讲话,他讲话,人人讲话。
  横批:秋忙咋办
  别看这副对联字意通俗,还是有点讽剌性呢!
  唉,使我感叹的是:现代自称不凡的文人,动不动就搬书本的人,能写出来吗?!

  
  (9)数字联讽“马屁精”
  某市搞严打,市长的儿子因行迹不轨落入法网。市长的秘书马某为说情忙得不亦乐乎。此人善解人意,八面玲珑,处处圆滑如玻璃球,外人送号“马屁精”。就在马某四处奔走之时,他的家门上多了一副对联。此联以数学和物理多词嘲弄这位又圆又滑的“马屁精”:
  曲圆半径处处相等;
  摩擦系数点点为零。

  
  (10)歪诗联童生妙对答
  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听了,气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11)苏东坡戏联友名对
  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

  
  (12)苏东坡戏嘲张三影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
  愁似鳏鱼知夜永;
  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13)佛印与苏小妹相戏
  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14)东坡讽主持
  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和尚行为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东坡求字。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
  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
  那主持将对联悬挂于高处,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道出了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也。

  
  (15)刁塾师自作多情
  从前,某员外有一女一子,女儿及笄待嫁。儿子尚年少,正在塾中读书。那塾师生性刁滑,常常给学生留下作业就出去游荡。一日,他给学生出了一句上联: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上,就去求姐姐代对,姐姐对道:
  无人共枕,枉存一片痴心。
  塾师回来一问,知姐代弟对,便自作多情,以为小姐对他有意,于是又出句:
  六尺绫罗,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后,挥笔而就:
  一床绵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塾师一看,认为小姐对自己含情无疑,便欲立即与小姐定情。***地又写了一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塾师心术不正,立即严词训斥:
  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
  塾师看了,心中凉了半截,但未死心,去硬着头皮纠缠,继续传联: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不客气地回敬道: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至此,塾师也无计可施,但心中总是忿忿不平。不久,便眼睁睁地看着小姐出嫁了。一年后,小姐生了对男双胞胎,回娘家做满月,那刁塾师凑上去,指着双胞胎戏弄小姐说:
  谁是先生子,孰为后生儿?
  小姐一听,塾师又出污言秽语,就撕破面正颜道:
  后生为我子,先生是我儿。
  塾师自讨苦吃,只羞得无地自容,在场的众宾听了,一个个笑破肚肠。

  
  (16)苏东坡妙联对名医
  苏东坡不但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而且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搞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经常发生,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痛苦的病魔中解脱出来,苏东坡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几十两黄金,在城里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诊坊,专门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愈了近千病人。
  传说在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庄主姓庞名安时,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济贫,好善乐施,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老中医。他喜欢**,也爱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因而与苏东坡交往甚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
  有一天苏东坡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医学书籍,外面衙役来报:“启禀大人,府外庞中医求见”。苏东坡忙说“有请”。庞中医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门前,猛抬头,一眼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他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领神会,随即续出下联:
  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二人相视大笑,手挽手走进后院。院子的**设一小花园,庞中医看见园中生长的翠竹葱绿茁壮,他灵机一动,赞叹道:
  中暑最宜淡竹叶;
  苏东坡随口对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两人在花园边坐下,衙役递上香茶,二人品茶谈天。他俩从名诗谈到名医,又从对联谈到医学,真是棋逢对手,喜结知音。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庞中医抬头一看,只见园中玫瑰正盛开,妩媚娇娆。他触景生情,又出一联: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苏东坡听他又吟一联,未加思索也脱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庞安时坐了一会,告辞出来,随口又出一联: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苏东坡含笑答道:
     春风来时尽着花,但闻藿香木香。
  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对联对得工整和谐,妙趣横生。

  
  (17)桃符是怎么来的
  对联又叫桃符,这是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曲有3000里。在东北方向上,有一个地方桃枝疏稀,形成了一个门,叫做“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接受检查。在这里看门的有两位神,一个叫荼(音舒,shū),一个叫郁垒(音玉立,yùlì)。他们是兄弟俩,都有识别“善鬼”和“恶鬼”的本领。凡看到不讲道理专门祸害人的“恶鬼”,他们就用苇绳子捆起来,喂给老虎吃。因为这兄弟俩能帮人驱鬼避邪,据说从黄帝那时候起,人们就在门上钉桃木板,画上两位神的像,这就是门神。大约到春秋战国或者还早些,有的人不再画门神,只是在桃木板上写两位神的名字。可一边是一个字“荼”,一边是两个字的“郁垒”,不对称,也不美观,就在前头加个“神”字,
  成为:郁垒神荼
  “郁垒;神荼”,不妨看作最早的人(神)名门对,这就是“桃符”。它的出现是产生对联至关重要的一步。后来用吉祥话代替两位神名,用普通木板(或红纸)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对联的演变。这时,摆脱了以往的神话,走向现实生活。
  但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把春联(或对联)叫做桃符;而“桃符的故事”大概永远也说不完呢!

  
  (18)拆字为对
  唐代的莫宣卿,是封川(今广东封开)人。他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被誉为“岭南八大才子”之一。他7岁时,就作过一首明志(表示自己志向)的诗:
  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
  我本岭南风,岂同凡鸟群。
  因此被称为神童。有一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想见识见识这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有人一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很有礼貌走出来迎接,行了大礼。梁知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吗?”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县一听,我给你个“大名鼎鼎”,你一点不推让就“接”过去了,便出了个上联责问他:
  廿日小孩岂称大
  这是将“廿”、“日”、“大”三个字合在一起为“莫”。莫宣卿心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说的,你干吗奚落我呢?就对了个下联:
  三两木头不成官
  这是把“梁”字也给拆成“三”、“刃”(商业上对“两”的俗写)、“木”。知县由此知道这个小孩确实聪明,逢人便说,莫宣卿真够得上“大名鼎鼎”了。

  
  (19)西湖岳坟联语
  岳飞于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钱塘门外九曲城下五显神祠附近,宋孝宗时以礼改葬于栖霞岭下,这就是西湖边上的岳坟。在岳坟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这副对联,鲜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
  岳王庙殿门两侧的另一副对联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说,这副对联出自一位姓徐的女子之手。她以拟人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岳飞的敬意和对秦桧的憎恶。

  
  (20)师生赏月夜对
  唐代的李群玉是很有名的才子,他的诗文意境优美,他小时候熟读诗书,常常和老师在一起吟诗作对,老师很喜欢他的聪明好学的精神,也经常指教他。
  有一天,师生俩一起到外面散步,他们走在明月当空的小道上,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小路两旁是竹林,竹林里不时飘来一阵阵的花香,在这幽静之中,老师诗意勃发,吟出了一句上联:
  风吹钟声花间过,又香又响
  李群玉也被周围的景色所迷,听到老师的对联,他环顾四周,看见明月的光芒皎洁如水,小路两旁的竹林中不时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萤火虫的光亮忽明忽灭,时隐时现,就马上对道:
  月照萤灯竹畔明,且亮且凉
  上下联句很巧妙地把明月照耀下的景色描绘出来,使人觉得身如其境,这真是一副美妙的图画。

  
  (21)重修岳飞墓
  十年动乱期间,岳庙也难逃厄运。不仅岳飞被“打翻在地”,连庙宇也被砸得墙残壁断。1977年又以更大的规模将岳庙翻修一新。岳飞塑像又重坐于殿上,四*铁像亦再次跪伏于阶下。有一副未署名的新联写道:
  山河光复十七年,忽四害兴祸,毁坟废像,忠魂遭浩劫;
  魔鬼逞凶双五载,赖群英仗义,除恶诛邪,庙墓得重修。
  此联既备述了岳庙十载遭浩劫的原委,又道出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也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22)千古罪人遭唾骂
  在岳坟前墓墙旁边,面对岳坟有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反剪双手的历史罪人的铁铸雕像囚禁在铁棚里,意在让这些残害忠良的*佞之臣,永远跪伏在岳飞的脚下,俯首认罪。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23)神童神对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禹偁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气的人,他从6岁就能做诗,7岁时就能做文章,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有一天,郡太守大宴宾客,宾朋好友聚集一堂,可热闹了,这时,王禹偁也作为郡太守的“小友”随着人们一同入席就坐。在宴席上,郡太守心里很高兴,就出了一联让众人来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出句之后,众位宾客都开始跃跃试对,人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酸溜溜的秀才,对出了几个不三不四的句子,郡太守听了,摇着头否定了,然后他催促着众位宾客,继续对下去。众位客人还是想不出好对子来,令郡太守很失望。这时,小王禹偁在心中已想好了,于是,他就用铜铃般的天真稚气的声音大声说:“我来对。”众位客人顺着声音一看,见是一个小孩,不禁发出一阵鄙视的笑声。
  可是,王禹偁不慌不忙地挥笔写出了下联:
  蜘蛛虽巧不如蚕
  顿时,四座议论纷纷,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24)日影和人影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寇准,他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忠贞。历史上记载了他的业绩,也记载了他对对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问寇准,寇准也是笑而不答。正巧,杨大年有事来向寇大人汇报,也找到这里。杨大年是对对子的行家,他一来,仿佛为众人解了围。大家让他先把对子对出来。
  寇准把出句告诉了他。大年想,宰相说的是日影,还有什么影儿呢?对,人影。他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25)“画像”
  北宋晏殊是个大诗人,他作了大官以后,手下有两个笔杆子,一个张亢,一个王琪。这两位的长相却都不怎么样。张亢是个大胖子,从头到脚堆满了肥肉,王琪就总叫他“肥牛”。而张亢反过来叫王琪“瘦猴”,一般人跟张亢比,都能“瘦”下两圈,更何况王琪又真的是个骨廋如柴的人。两个人关系很好,却又不分场合互相取笑。有一次,晏殊请客。大家喝得正在兴头儿上,王琪放下筷子,伸出两手的食指向两边撇着,笑嘻嘻地说:
  张亢触墙成八字
  牛脑袋撞上墙,两只犄角,向两边分开成“八”字的样子。王琪说张亢是“肥牛”,撞了墙头上也分“八”字。大家一听,“哄”地笑了。张亢也不示弱,立刻想到“猿啼三声泪沾裳”这句古诗,便反唇相讥:
  王琪望月叫三声
  大家也是一阵哄笑。看着“肥牛”,想那句“成八字”,看着“瘦猴”,想这句“叫三声”,越琢磨便越觉得可笑了。

  
  (26)俞樾一家对冷泉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副对联。妻子看了一会,要求俞樾给以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二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一听,觉得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改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明白上联的“禹时”是指大禹治水的时候,改得实在是好。至于那“项处”却不大好理解,便向秀孙追问。秀孙爽朗地笑着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俞樾听罢,深为女儿的智慧所震惊,连连鼓励她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27)伸头出脚
  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精通诗文,在对对子上也下过一番功夫,算作一位古代楹联家。
  一次,他宴请一位客人。酒后闲谈,王安石突然来了对句的兴趣,说:“我这里有个对子,不知可能对上?”“愿闻出句。”客人说。王安石出了上联:
  老欲依僧
  客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对出:
  急则抱佛
  王安石说:“我这出句,前面加个'投’字就是一句古诗'投老欲依僧’。”客人说:“大人既然伸头(投),我在这里只好伸脚了,'急则抱佛脚’是一句俗语。以俗语对古诗,也还说得过去。”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有趣的对联故事30字

 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听了,气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36则

(1)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2)纪晓岚祝乾隆寿联
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这里介绍二副纪晓岚纪乾隆的祝寿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这是两构思奇巧的数字联,工整自然,无懈可击。
(3)诸葛亮一生数字对
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4)杨贵妃妙对唐明皇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
  二人土上坐
  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
  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5)谢觉哉撰联嘲绅士
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
  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对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原来谢觉哉很讨厌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对联,让绅士们自讨没趣。
  谢觉哉中秀才后,一直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后来,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6)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现在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7)慧童嵌字联戏知府
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一个小孩一眨巴眼,笑眯眯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另一个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糟蹋戏弄,使他异常难堪。从此,卜昌再也不敢藐视热河的文人了。
(8)王乡长联讽会议多
当今之世,改革之年,处处讲效率,时时争分秒,无不对文海会山有意见,强烈要求搬文山、填会海,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某县农业局的领导却无动于衷,仍是大会小会接连不断。忙得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写材料,印文件,常常挑灯夜战,不亦乐乎。各乡头头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跑于会议之间。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无暇顾生产,个个怨声再道。有一位王乡长颇有文才,对此早有意见,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农业局的办公室门口。这副对联是:
  前天会,昨天会,今天会,天天开会;
  你讲话,我讲话,他讲话,人人讲话。
  横批:秋忙咋办
  别看这副对联字意通俗,还是有点讽剌性呢!
  唉,使我感叹的是:现代自称不凡的文人,动不动就搬书本的人,能写出来吗?!
(9)数字联讽“马屁精”
某市搞严打,市长的儿子因行迹不轨落入法网。市长的秘书马某为说情忙得不亦乐乎。此人善解人意,八面玲珑,处处圆滑如玻璃球,外人送号“马屁精”。就在马某四处奔走之时,他的家门上多了一副对联。此联以数学和物理多词嘲弄这位又圆又滑的“马屁精”:
  曲圆半径处处相等;
  摩擦系数点点为零。
(10)歪诗联童生妙对答
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听了,气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11)苏东坡戏联友名对

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21)重修岳飞墓

十年动乱期间,岳庙也难逃厄运。不仅岳飞被“打翻在地”,连庙宇也被砸得墙残壁断。1977年又以更大的规模将岳庙翻修一新。岳飞塑像又重坐于殿上,四*铁像亦再次跪伏于阶下。有一副未署名的新联写道:

  山河光复十七年,忽四害兴祸,毁坟废像,忠魂遭浩劫;

  魔鬼逞凶双五载,赖群英仗义,除恶诛邪,庙墓得重修。

  此联既备述了岳庙十载遭浩劫的原委,又道出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也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22)千古罪人遭唾骂

在岳坟前墓墙旁边,面对岳坟有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反剪双手的历史罪人的铁铸雕像囚禁在铁棚里,意在让这些残害忠良的*佞之臣,永远跪伏在岳飞的脚下,俯首认罪。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23)神童神对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禹偁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气的人,他从6岁就能做诗,7岁时就能做文章,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有一天,郡太守大宴宾客,宾朋好友聚集一堂,可热闹了,这时,王禹偁也作为郡太守的“小友”随着人们一同入席就坐。在宴席上,郡太守心里很高兴,就出了一联让众人来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出句之后,众位宾客都开始跃跃试对,人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酸溜溜的秀才,对出了几个不三不四的句子,郡太守听了,摇着头否定了,然后他催促着众位宾客,继续对下去。众位客人还是想不出好对子来,令郡太守很失望。这时,小王禹偁在心中已想好了,于是,他就用铜铃般的天真稚气的声音大声说:“我来对。”众位客人顺着声音一看,见是一个小孩,不禁发出一阵鄙视的笑声。

  可是,王禹偁不慌不忙地挥笔写出了下联:

  蜘蛛虽巧不如蚕

  顿时,四座议论纷纷,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24)日影和人影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寇准,他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忠贞。历史上记载了他的业绩,也记载了他对对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问寇准,寇准也是笑而不答。正巧,杨大年有事来向寇大人汇报,也找到这里。杨大年是对对子的行家,他一来,仿佛为众人解了围。大家让他先把对子对出来。

  寇准把出句告诉了他。大年想,宰相说的是日影,还有什么影儿呢?对,人影。他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25)“画像”

北宋晏殊是个大诗人,他作了大官以后,手下有两个笔杆子,一个张亢,一个王琪。这两位的长相却都不怎么样。张亢是个大胖子,从头到脚堆满了肥肉,王琪就总叫他“肥牛”。而张亢反过来叫王琪“瘦猴”,一般人跟张亢比,都能“瘦”下两圈,更何况王琪又真的是个骨廋如柴的人。两个人关系很好,却又不分场合互相取笑。有一次,晏殊请客。大家喝得正在兴头儿上,王琪放下筷子,伸出两手的食指向两边撇着,笑嘻嘻地说:

  张亢触墙成八字

  牛脑袋撞上墙,两只犄角,向两边分开成“八”字的样子。王琪说张亢是“肥牛”,撞了墙头上也分“八”字。大家一听,“哄”地笑了。张亢也不示弱,立刻想到“猿啼三声泪沾裳”这句古诗,便反唇相讥:

  王琪望月叫三声

  大家也是一阵哄笑。看着“肥牛”,想那句“成八字”,看着“瘦猴”,想这句“叫三声”,越琢磨便越觉得可笑了。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

(12)苏东坡戏嘲张三影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

  愁似鳏鱼知夜永;

  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13)佛印与苏小妹相戏

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14)东坡讽主持

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和尚行为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东坡求字。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

  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

  那主持将对联悬挂于高处,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道出了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也。

(15)刁塾师自作多情

从前,某员外有一女一子,女儿及笄待嫁。儿子尚年少,正在塾中读书。那塾师生性刁滑,常常给学生留下作业就出去游荡。一日,他给学生出了一句上联: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上,就去求姐姐代对,姐姐对道:

  无人共枕,枉存一片痴心。

  塾师回来一问,知姐代弟对,便自作多情,以为小姐对他有意,于是又出句:

  六尺绫罗,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后,挥笔而就:

  一床绵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塾师一看,认为小姐对自己含情无疑,便欲立即与小姐定情。***地又写了一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塾师心术不正,立即严词训斥:

  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

  塾师看了,心中凉了半截,但未死心,去硬着头皮纠缠,继续传联: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不客气地回敬道: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至此,塾师也无计可施,但心中总是忿忿不平。不久,便眼睁睁地看着小姐出嫁了。一年后,小姐生了对男双胞胎,回娘家做满月,那刁塾师凑上去,指着双胞胎戏弄小姐说:

  谁是先生子,孰为后生儿?

  小姐一听,塾师又出污言秽语,就撕破面正颜道:

  后生为我子,先生是我儿。
(16)苏东坡妙联对名医

苏东坡不但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而且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搞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经常发生,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痛苦的病魔中解脱出来,苏东坡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几十两黄金,在城里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诊坊,专门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愈了近千病人。

  传说在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庄主姓庞名安时,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济贫,好善乐施,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老中医。他喜欢**,也爱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因而与苏东坡交往甚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

  有一天苏东坡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医学书籍,外面衙役来报:“启禀大人,府外庞中医求见”。苏东坡忙说“有请”。庞中医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门前,猛抬头,一眼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他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领神会,随即续出下联:

  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二人相视大笑,手挽手走进后院。院子的**设一小花园,庞中医看见园中生长的翠竹葱绿茁壮,他灵机一动,赞叹道:

  中暑最宜淡竹叶;

  苏东坡随口对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两人在花园边坐下,衙役递上香茶,二人品茶谈天。他俩从名诗谈到名医,又从对联谈到医学,真是棋逢对手,喜结知音。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庞中医抬头一看,只见园中玫瑰正盛开,妩媚娇娆。他触景生情,又出一联: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苏东坡听他又吟一联,未加思索也脱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庞安时坐了一会,告辞出来,随口又出一联: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苏东坡含笑答道:

    
春风来时尽着花,但闻藿香木香。

  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对联对得工整和谐,妙趣横生。

(17)桃符是怎么来的

对联又叫桃符,这是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曲有3000里。在东北方向上,有一个地方桃枝疏稀,形成了一个门,叫做“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接受检查。在这里看门的有两位神,一个叫荼(音舒,shū),一个叫郁垒(音玉立,yùlì)。他们是兄弟俩,都有识别“善鬼”和“恶鬼”的本领。凡看到不讲道理专门祸害人的“恶鬼”,他们就用苇绳子捆起来,喂给老虎吃。因为这兄弟俩能帮人驱鬼避邪,据说从黄帝那时候起,人们就在门上钉桃木板,画上两位神的像,这就是门神。大约到春秋战国或者还早些,有的人不再画门神,只是在桃木板上写两位神的名字。可一边是一个字“荼”,一边是两个字的“郁垒”,不对称,也不美观,就在前头加个“神”字,

  成为:郁垒神荼

  “郁垒;神荼”,不妨看作最早的人(神)名门对,这就是“桃符”。它的出现是产生对联至关重要的一步。后来用吉祥话代替两位神名,用普通木板(或红纸)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对联的演变。这时,摆脱了以往的神话,走向现实生活。

  但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把春联(或对联)叫做桃符;而“桃符的故事”大概永远也说不完呢!

(18)拆字为对

唐代的莫宣卿,是封川(今广东封开)人。他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被誉为“岭南八大才子”之一。他7岁时,就作过一首明志(表示自己志向)的诗:

  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

  我本岭南风,岂同凡鸟群。

  因此被称为神童。有一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想见识见识这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有人一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很有礼貌走出来迎接,行了大礼。梁知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吗?”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县一听,我给你个“大名鼎鼎”,你一点不推让就“接”过去了,便出了个上联责问他:

  廿日小孩岂称大

  这是将“廿”、“日”、“大”三个字合在一起为“莫”。莫宣卿心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说的,你干吗奚落我呢?就对了个下联:

  三两木头不成官

  这是把“梁”字也给拆成“三”、“刃”(商业上对“两”的俗写)、“木”。知县由此知道这个小孩确实聪明,逢人便说,莫宣卿真够得上“大名鼎鼎”了。

(19)西湖岳坟联语

岳飞于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钱塘门外九曲城下五显神祠附近,宋孝宗时以礼改葬于栖霞岭下,这就是西湖边上的岳坟。在岳坟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这副对联,鲜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

  岳王庙殿门两侧的另一副对联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说,这副对联出自一位姓徐的女子之手。她以拟人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岳飞的敬意和对秦桧的憎恶。

(20)师生赏月夜对

唐代的李群玉是很有名的才子,他的诗文意境优美,他小时候熟读诗书,常常和老师在一起吟诗作对,老师很喜欢他的聪明好学的精神,也经常指教他。

  有一天,师生俩一起到外面散步,他们走在明月当空的小道上,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小路两旁是竹林,竹林里不时飘来一阵阵的花香,在这幽静之中,老师诗意勃发,吟出了一句上联:

  风吹钟声花间过,又香又响

  李群玉也被周围的景色所迷,听到老师的对联,他环顾四周,看见明月的光芒皎洁如水,小路两旁的竹林中不时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萤火虫的光亮忽明忽灭,时隐时现,就马上对道:

  月照萤灯竹畔明,且亮且凉

  上下联句很巧妙地把明月照耀下的景色描绘出来,使人觉得身如其境,这真是一副美妙的图画。

 

中国对联故事总集四卷全

《中国对联故事总集(卷1-卷4)》分为12编:讽嘲编、戏谑编、游戏编、笑话编、行业编、劝谏编、自勉编、春联编、婚寿编、挽联编、名胜编、综合编。《中国对联故事总集(卷1-卷4)》文字简洁,通俗流畅,编排合理,多而不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读者都能阅读欣赏,并有珍藏价值,作为礼品馈赠也将很受欢迎.

〖古今对联集锦〗趣味对联故事集锦

上联:良辰入奇怀
下联:虚室绝尘想
上联:即事已可悦
下联:赏心还自怡
上联:青山吟意远
下联:红树寄归迟
上联:苦读千年史
下联:笑吟万家诗
上联:苔石随人古
下联:山花拂面香
上联:事可对人语
下联:福向俭中求
上联:松风清耳目
下联:蕙气袭认襟
上联:春秋多佳日
下联:山水有清音
上联:草木含清色
下联:岩廊挹大犹
上联:草色和云暖
下联:梅花带月寒
上联:茗杯暝起味
下联:书卷静中缘
上联:荒城临古渡
下联:落日满秋山
上联:枳棘成而刺
下联:担黎食之甘
上联:柳深陶令宅
下联:月静庚公楼
上联:要求真学问
下联:莫做假文章
上联:看人用白眼
下联:当户有青山
上联:秋菊有佳色
下联:幽兰生前庭
上联: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下联: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上联:千里归艎山映斜阳天接水
下联:一声长笛雁横南浦月当楼
上联:小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独
下联:水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量
上联:小院春寒燕子飞来窥画栋
下联:空江岁晚柳花无数送舟归
上联:云锁奇峰倚石好观沧海日
下联:山登绝顶披襟堪挹洞庭风
上联: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下联: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上联:日暮更移舟望江国渺何处
下联:明朝又寒食见梅枝忽相思
上联:今夕是何年霜娥相伴孤照
下联:轻阴便成雨海棠不分春寒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下联:园栽四物青松翠柏白梅兰
上联:玉宇无尘时见疏星度河汉
下联:春心如酒暗随流水到天涯
上联:丘壑怡神烟外青峦添画意
下联:江山入韵天边白鸟助诗情
上联: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下联: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
上联:半岭斜阳冉冉隔离杨柳岸
下联:一湖碧水悠悠荡尽古今愁
上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下联: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上联:老屋将倾只管淹流何日去
下联:新居未卜不妨小住几时来
上联:有约不来空怅望兰舟客舆
下联:劝春且住几回凭双燕叮咛
上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下联: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
下联: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上联:高处不胜寒见姮娥瘦如束
下联:无情应笑我搂虚空睡到明
上联:海晏河清漫江碧水垂丝钓
下联:风和日丽千树红花点绛唇
上联:梅雪争春雪花飞舞梅花喜
下联:水天竞秀天色澄清水色明
上联: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
下联: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上联:欲寄此情鸿雁在云鱼在水
下联:偷催春暮青梅如豆柳如丝
上联:晴空一色满月新松收眼底
下联:气象万千全堂翠柏作屏栏
上联:遥夜相思更漏残不如休去
下联:群芳过后西湖好曾有诗无
上联:寒雁先还为我南飞传我意
下联:江梅有约爱他风雪耐他寒
上联:瑞雪飘飘点绽红梅枝裹玉
下联:春风霭霭剪裁绿柳叶镶金
上联:群峰耸翠一道彩虹一道伞
下联:绝壁飞亭半边晴雨半边云
上联:燕子不归几日行云何处去
下联:海棠依旧去年春恨却来时
上联: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
下联: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
上联:澹泊人生琪花瑶草常留意
下联:浮沈世际浊水污泥不染身
上联:一二亩瘦田雨笠蓑衣朝起早
下联:两三间破房青灯黄卷夜眠迟
上联: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下联:敏学问者终生无所为满足时
上联:小楼昨夜东风吹皱一池春水
下联:梧桐更兼细雨能消几个黄昏
上联:书卷透梅香白雪青松多雅韵
下联:友人聆曲意高山流水尽知音
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上联:此古文在商周若鼎彝若龟甲
下联:有正气盈天地为河岳为日星
上联:此处可留春四季人间春不老
下联:何枝堪寄意群芳国里意无穷

上联:论家世如阁帖古窑可谓旧矣
下联:问文章似谈笺顾绣换得钱无
上联:花草旧香溪卜兆千年如待我
下联:湖山新画障卧游终古定何年
上联:细草和烟尚绿遥山高晚更碧
下联: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上联:胡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
下联: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上联:看梅子熟时个中人酸甜自得
下联:闻木犀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
上联:蝴蝶儿晚春时又是一般闲暇
下联:梧桐树三更雨不知多少秋声
上联: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
下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趣味对联故事 挺有意思的

Du知道君 引用“CAOHANJVA”我的精彩回答,没问题。我引用自己的回答,恐怕就不行,要违规。
36则趣味对联故事
(1)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2)纪晓岚祝乾隆寿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3)诸葛亮一生数字对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4)杨贵妃妙对唐明皇
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
二人土上坐
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
一月日边明


(5)谢觉哉撰联嘲绅士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6)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现在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说罢,便念出了上联:
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7)慧童嵌字联戏知府
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一个小孩一眨巴眼,笑眯眯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另一个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糟蹋戏弄,使他异常难堪。从此,卜昌再也不敢藐视热河的文人了。

(8)王乡长联讽会议多
当今之世,改革之年,处处讲效率,时时争分秒,无不对文海会山有意见,强烈要求搬文山、填会海,把更多时间、精力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某县农业局的领导却无动于衷,仍是大会小会接连不断。忙得机关人员加班加点写材料,印文件,常常挑灯夜战,不亦乐乎。各乡头头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跑于会议之间。正是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无暇顾生产,个个怨声再道。有一位王乡长颇有文才,对此早有意见,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农业局的办公室门口。这副对联是:
前天会,昨天会,今天会,天天开会;
你讲话,我讲话,他讲话,人人讲话。
横批:秋忙咋办

(9)数字联讽“马屁精”
某市搞严打,市长的儿子因行迹不轨落入法网。市长的秘书马某为说情忙得不亦乐乎。此人善解人意,八面玲珑,处处圆滑如玻璃球,外人送号“马屁精”。就在马某四处奔走之时,他的家门上多了一副对联。此联以数学和物理多词嘲弄这位又圆又滑的“马屁精”:
曲圆半径处处相等;
摩擦系数点点为零。

(10)歪诗联童生妙对答
从前,读书最兴作题对对子,先生出上联,学生对下联,要对仗工整,讲究平仄和押韵。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联: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让童生对。童生们想了半日,也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先生骂了一句:“你们这此废物,看哪个童生先对出来!”有一个童生听罢,心想:就以先生二字来对。于是他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来对!”先生点了点头,童生开口对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11)苏东坡戏联友名对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的名字和绰号联成一副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12)苏东坡戏嘲张三影
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对联写道:
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
愁似鳏鱼知夜永;
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13)佛印与苏小妹相戏
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
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于是,念道:
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14)东坡讽主持
一天,苏东坡到一寺庙游览,听说寺里的主持和尚行为不端,心中不免厌恶。可那主持对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却毕恭毕敬,招待甚周,还死皮赖脸向东坡求字。苏东坡提笔在手,疾书一联:
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
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
那主持将对联悬挂于高处,许多文人见了,皆捧腹大笑。原来,这副对联道出了两个字谜,谜底乃“秃驴”也。

(15)刁塾师自作多情
从前,某员外有一女一子,女儿及笄待嫁。儿子尚年少,正在塾中读书。那塾师生性刁滑,常常给学生留下作业就出去游荡。一日,他给学生出了一句上联: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上,就去求姐姐代对,姐姐对道:
无人共枕,枉存一片痴心。
塾师回来一问,知姐代弟对,便自作多情,以为小姐对他有意,于是又出句:
六尺绫罗,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后,挥笔而就:
一床绵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塾师一看,认为小姐对自己含情无疑,便欲立即与小姐定情。***地又写了一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塾师心术不正,立即严词训斥:
山高水深,劝渔翁及早回头。
塾师看了,心中凉了半截,但未死心,去硬着头皮纠缠,继续传联: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不客气地回敬道: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至此,塾师也无计可施,但心中总是忿忿不平。不久,便眼睁睁地看着小姐出嫁了。一年后,小姐生了对男双胞胎,回娘家做满月,那刁塾师凑上去,指着双胞胎戏弄小姐说:
谁是先生子,孰为后生儿?
小姐一听,塾师又出污言秽语,就撕破面正颜道:
后生为我子,先生是我儿。
塾师自讨苦吃,只羞得无地自容,在场的众宾听了,一个个笑破肚肠。

(16)苏东坡妙联对名医
苏东坡不但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而且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搞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经常发生,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痛苦的病魔中解脱出来,苏东坡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几十两黄金,在城里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诊坊,专门为人看病,三年中就治愈了近千病人。
传说在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庄主姓庞名安时,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济贫,好善乐施,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老中医。他喜欢**,也爱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因而与苏东坡交往甚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
有一天苏东坡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医学书籍,外面衙役来报:“启禀大人,府外庞中医求见”。苏东坡忙说“有请”。庞中医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门前,猛抬头,一眼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他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了略一沉思,立刻心领神会,随即续出下联:
架鼓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二人相视大笑,手挽手走进后院。院子的**设一小花园,庞中医看见园中生长的翠竹葱绿茁壮,他灵机一动,赞叹道:
中暑最宜淡竹叶;
苏东坡随口对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两人在花园边坐下,衙役递上香茶,二人品茶谈天。他俩从名诗谈到名医,又从对联谈到医学,真是棋逢对手,喜结知音。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庞中医抬头一看,只见园中玫瑰正盛开,妩媚娇娆。他触景生情,又出一联: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苏东坡听他又吟一联,未加思索也脱口而出: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庞安时坐了一会,告辞出来,随口又出一联: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苏东坡含笑答道:

春风来时尽着花,但闻藿香木香。
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对联对得工整和谐,妙趣横生。

(17)桃符是怎么来的
对联又叫桃符,这是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茫茫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树枝盘曲有3000里。在东北方向上,有一个地方桃枝疏稀,形成了一个门,叫做“鬼门”,天下所有的“鬼”都从这里进进出出,接受检查。在这里看门的有两位神,一个叫荼(音舒,shū),一个叫郁垒(音玉立,yùlì)。他们是兄弟俩,都有识别“善鬼”和“恶鬼”的本领。凡看到不讲道理专门祸害人的“恶鬼”,他们就用苇绳子捆起来,喂给老虎吃。因为这兄弟俩能帮人驱鬼避邪,据说从黄帝那时候起,人们就在门上钉桃木板,画上两位神的像,这就是门神。大约到春秋战国或者还早些,有的人不再画门神,只是在桃木板上写两位神的名字。可一边是一个字“荼”,一边是两个字的“郁垒”,不对称,也不美观,就在前头加个“神”字,
成为:郁垒神荼
“郁垒;神荼”,不妨看作最早的人(神)名门对,这就是“桃符”。它的出现是产生对联至关重要的一步。后来用吉祥话代替两位神名,用普通木板(或红纸)代替桃木板,才完成了对联的演变。这时,摆脱了以往的神话,走向现实生活。
但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把春联(或对联)叫做桃符;而“桃符的故事”大概永远也说不完呢!

(18)拆字为对
唐代的莫宣卿,是封川(今广东封开)人。他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被誉为“岭南八大才子”之一。他7岁时,就作过一首明志(表示自己志向)的诗:
英俊天下有,谁能佐圣君?
我本岭南风,岂同凡鸟群。
因此被称为神童。有一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想见识见识这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去了莫家。有人一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很有礼貌走出来迎接,行了大礼。梁知县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家公子吗?”莫宣卿回答:“是,大人。”知县一听,我给你个“大名鼎鼎”,你一点不推让就“接”过去了,便出了个上联责问他:
廿日小孩岂称大
这是将“廿”、“日”、“大”三个字合在一起为“莫”。莫宣卿心想:“大名鼎鼎”又不是我说的,你干吗奚落我呢?就对了个下联:
三两木头不成官
这是把“梁”字也给拆成“三”、“刃”(商业上对“两”的俗写)、“木”。知县由此知道这个小孩确实聪明,逢人便说,莫宣卿真够得上“大名鼎鼎”了。

(19)西湖岳坟联语
岳飞于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钱塘门外九曲城下五显神祠附近,宋孝宗时以礼改葬于栖霞岭下,这就是西湖边上的岳坟。在岳坟前有这样一副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这副对联,鲜明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
岳王庙殿门两侧的另一副对联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说,这副对联出自一位姓徐的女子之手。她以拟人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岳飞的敬意和对秦桧的憎恶。

(20)师生赏月夜对
唐代的李群玉是很有名的才子,他的诗文意境优美,他小时候熟读诗书,常常和老师在一起吟诗作对,老师很喜欢他的聪明好学的精神,也经常指教他。
有一天,师生俩一起到外面散步,他们走在明月当空的小道上,远处传来了寺庙的钟声。小路两旁是竹林,竹林里不时飘来一阵阵的花香,在这幽静之中,老师诗意勃发,吟出了一句上联:
风吹钟声花间过,又香又响
李群玉也被周围的景色所迷,听到老师的对联,他环顾四周,看见明月的光芒皎洁如水,小路两旁的竹林中不时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萤火虫的光亮忽明忽灭,时隐时现,就马上对道:
月照萤灯竹畔明,且亮且凉
上下联句很巧妙地把明月照耀下的景色描绘出来,使人觉得身如其境,这真是一副美妙的图画。

(21)重修岳飞墓
十年动乱期间,岳庙也难逃厄运。不仅岳飞被“打翻在地”,连庙宇也被砸得墙残壁断。1977年又以更大的规模将岳庙翻修一新。岳飞塑像又重坐于殿上,四*铁像亦再次跪伏于阶下。有一副未署名的新联写道:
山河光复十七年,忽四害兴祸,毁坟废像,忠魂遭浩劫;
魔鬼逞凶双五载,赖群英仗义,除恶诛邪,庙墓得重修。
此联既备述了岳庙十载遭浩劫的原委,又道出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也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22)千古罪人遭唾骂
在岳坟前墓墙旁边,面对岳坟有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反剪双手的历史罪人的铁铸雕像囚禁在铁棚里,意在让这些残害忠良的*佞之臣,永远跪伏在岳飞的脚下,俯首认罪。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23)神童神对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禹偁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气的人,他从6岁就能做诗,7岁时就能做文章,人们都称他为神童。
有一天,郡太守大宴宾客,宾朋好友聚集一堂,可热闹了,这时,王禹偁也作为郡太守的“小友”随着人们一同入席就坐。在宴席上,郡太守心里很高兴,就出了一联让众人来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出句之后,众位宾客都开始跃跃试对,人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想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能对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嘴尖皮厚腹中空”的酸溜溜的秀才,对出了几个不三不四的句子,郡太守听了,摇着头否定了,然后他催促着众位宾客,继续对下去。众位客人还是想不出好对子来,令郡太守很失望。这时,小王禹偁在心中已想好了,于是,他就用铜铃般的天真稚气的声音大声说:“我来对。”众位客人顺着声音一看,见是一个小孩,不禁发出一阵鄙视的笑声。
可是,王禹偁不慌不忙地挥笔写出了下联:
蜘蛛虽巧不如蚕
顿时,四座议论纷纷,不断发出赞叹的声音。

(24)日影和人影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寇准,他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忠贞。历史上记载了他的业绩,也记载了他对对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问寇准,寇准也是笑而不答。正巧,杨大年有事来向寇大人汇报,也找到这里。杨大年是对对子的行家,他一来,仿佛为众人解了围。大家让他先把对子对出来。
寇准把出句告诉了他。大年想,宰相说的是日影,还有什么影儿呢?对,人影。他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25)“画像”
北宋晏殊是个大诗人,他作了大官以后,手下有两个笔杆子,一个张亢,一个王琪。这两位的长相却都不怎么样。张亢是个大胖子,从头到脚堆满了肥肉,王琪就总叫他“肥牛”。而张亢反过来叫王琪“瘦猴”,一般人跟张亢比,都能“瘦”下两圈,更何况王琪又真的是个骨廋如柴的人。两个人关系很好,却又不分场合互相取笑。有一次,晏殊请客。大家喝得正在兴头儿上,王琪放下筷子,伸出两手的食指向两边撇着,笑嘻嘻地说:
张亢触墙成八字
牛脑袋撞上墙,两只犄角,向两边分开成“八”字的样子。王琪说张亢是“肥牛”,撞了墙头上也分“八”字。大家一听,“哄”地笑了。张亢也不示弱,立刻想到“猿啼三声泪沾裳”这句古诗,便反唇相讥:
王琪望月叫三声
大家也是一阵哄笑。看着“肥牛”,想那句“成八字”,看着“瘦猴”,想这句“叫三声”,越琢磨便越觉得可笑了。

(26)俞樾一家对冷泉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副对联。妻子看了一会,要求俞樾给以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二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一听,觉得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改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明白上联的“禹时”是指大禹治水的时候,改得实在是好。至于那“项处”却不大好理解,便向秀孙追问。秀孙爽朗地笑着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俞樾听罢,深为女儿的智慧所震惊,连连鼓励她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27)伸头出脚
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精通诗文,在对对子上也下过一番功夫,算作一位古代楹联家。
一次,他宴请一位客人。酒后闲谈,王安石突然来了对句的兴趣,说:“我这里有个对子,不知可能对上?”“愿闻出句。”客人说。王安石出了上联:
老欲依僧
客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对出:
急则抱佛
王安石说:“我这出句,前面加个'投’字就是一句古诗'投老欲依僧’。”客人说:“大人既然伸头(投),我在这里只好伸脚了,'急则抱佛脚’是一句俗语。以俗语对古诗,也还说得过去。”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28)发愤立志
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坐,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后来,他果然成了中国的大文豪。

(29)岳阳楼
岳阳楼,在岳阳城西,“八百里洞庭”湖东岸,遥望群山,景色秀丽,为唐中书令张说守此州时所建。三国时,东吴于洞庭湖上操练水军,便在这里观兵。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真是水天一色,湖中波光粼粼,渔帆点点,远山苍茫,缥缈云间,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成为历代的游览胜地,文人、学士赞美题咏,多不胜数。在岳阳楼门口,有副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副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景交融,并与《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呼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很高的。清道光年间云南罗平县人窦兰泉所撰、何绍基书写的一副长联(一百零二字),更是岳阳楼对联中的佼佼者,历来脍炙人口,其联云: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渍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贯串了岳阳楼的历史掌故,下联写尽洞庭湖的山川地势,问答慨叹更显得情真意切,余味无穷。

(30)妙计讨鱼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
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了,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苏东坡说:“前几天,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
佛印问:“哪一副?”苏东坡告诉他,就是常见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
说到这儿,苏东坡装作忘记的样子:“下边是什么来着?”佛印说:“庆有余。”
苏东坡赶忙接过话岔儿:“什么?'磬有鱼’,那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呀?”说完,一欠身,把不远处的磬翻了过来,“果然有鱼,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饭了。”佛印也笑了:“这个学士,真够机灵的。”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已删减!

18个对联趣事,不得不服古人的机智

宦官自讨没趣;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进退两难;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有趣的故事有哪些?(与对联有关)

杨继盛巧对趣话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
  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
老学生
  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
小进士
  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
  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
藏形匿影;
  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
显姓扬名。
  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
无酒是穷主;
  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
有儿为名臣。
  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当时*相严嵩专政,杨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
  卖柴童妙对进家塾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合宪出的上联是: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
  切瓜分客
  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
  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
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
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
  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16则

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