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国学百科 >


生辰寿诞礼仪,生辰寿诞礼俗

  • 寿诞的礼俗

    我国古代有所谓“五福”之说,即福、禄、寿、喜、财。《尚书·洪苑》说:“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更是把寿摆在第一位,并且阐述了寿与其他四福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古人解释考终命为“皆生姣好以至老也”,说明考终命与寿有一定的关系。可见人的一生,寿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上述原因,我国自古便对延寿和寿诞庆祝十分重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上层统治集团中就已经出现了“献酒上寿”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再有《诗经·小雅·天保》记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上述诗句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欢乐、喜庆的场合中,出现了地位较低的人举起酒杯祈祝地位较高的人“寿运永继、长生不老”的祝寿行为。但是,这种“献酒上寿”并不是在诞生的纪念日里举行,或为了娱乐,或带有目的。它应该算是祝寿礼俗的雏形。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祝寿礼俗是从南北朝开始,当时主要是给小孩子做生日,至于成人,若父母在世也可以做生日,但是父母去世就不能做了;到了唐代,唐明皇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为皇帝庆寿的先例,自他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有了自己的“圣寿节”;到了明清时期,不管是做寿的范围(以前只局限于王公贵族、富人做寿,到了清代,贫民也能做寿)还是规模,都有了空前的扩大。
    民间为生日举行的寿诞庆祝仪式,俗称“做寿”“做生日”,一般指十年一次的大生日。孩子10岁生日叫做“长尾巴”,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粉和衣物鞋帽以示庆贺。中、青年生日,一般都不请客庆贺。俗谚“不三不四”,讲的就是20、30、40不庆寿,逢这样的年庚,吃饭时只增加一些荤菜而已。40岁不做寿,还因“四”与“死”谐音,做寿不吉利。寿庆通常是从50岁开始,50岁为“大庆”,60岁以上为“上寿”,两老同寿为“双寿”。在寿辰日儿女要给父母做寿。所以谚云:“三十、四十无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锣通知。”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说,因此,80岁寿辰多延至下年补办,俗称“补寿”“添寿”,也有一些地方提前一年庆寿;旧俗还因百岁嫌满,满易招损,故不贺百岁寿。旧时,凡大办寿庆,多是富室且有社会地位之家,贫穷人家一般不做寿。
    寿诞礼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的一生要重复好多次,故又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只有到了一定年龄,一般是到了50岁,才能称为“做寿”。但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男称椿寿,女称萱寿。此外,“悬弧之辰”也指男子生日,“悬诞之辰”则指女子生日。
    诞辰日(一般是50岁以上)的庆祝活动,逢十称大寿,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但这种大寿并非真正逢十,而多是指49、59、69等逢九的岁数。因为九在十个数字中数值最大,人们为讨个吉利,故形成了这种“庆九不庆十”的风俗。做大寿前一般要向至亲好友发寿柬。寿柬是专门用来邀请亲友前来参加自己长辈寿辰的请帖,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寿星自己不具名。寿柬的格式与写法除了遵循请帖的要求外,还有一些固定的用语,如父亲称“家严”,母亲称“家慈”。一般是在做寿的前三日发送请柬,否则就被视为失礼。故民谚曰:“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亲友接到请柬,便准备寿礼,届时前往拜寿。主人则要大摆寿宴,款待宾客。
    庆寿之家,先期为寿星蒸制米粉或面粉做的“寿桃”(寿越高,桃越大),分送亲族好友,并告知为家中老人几十寿庆之喜,祝寿一般以女婿女儿为主,儿子媳妇是陪衬。与此同时布置寿堂。寿堂一般设在堂屋,堂前正中挂金色“寿”字,或“百寿图”,两边挂贺联,诸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八仙桌上摆有香炉、蜡千、寿蜡、“本命延年寿星君”神码儿,以及黄钱、纸元宝、千张,并使之下垂于供案两旁。条案上则摆放寿桃、寿面等寓意长寿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的地上放置一块红垫子,供拜寿者跪拜时用。前来祝寿的,平辈以上者做拱手礼,以下者行叩头礼。
    寿辰前一天晚上,红烛高照,寿星先焚香拜告天地祖先,之后端坐上座,受子孙和幼辈的叩拜礼,俗称“拜寿”。寿诞日为正日,清晨,鸣放鞭炮,亲族好友登门祝贺,俗称“拜生日”。此时,寿星回避,堂上虚设空座,贺客向虚座行礼,儿孙侍立一旁答礼。
    寿宴上,先招待来宾以鸡蛋、茶点、长寿面。有不少地方,请全村、全族吃寿面,未到的还送上门。吃寿酒时,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座,而是在里屋另开一席,几个年龄相仿的老者作陪。菜肴多多益善,取多福多寿之兆。寿宴过后,寿星本人或由儿孙代表,登门向年高辈长的亲族贺客致谢,俗称“回拜”。富有人家还于晚上请戏班坐棚清唱,所谓的坐棚清唱即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但有鼓乐伴奏。大多唱的都是喜庆戏文,如《打金枝》《九锡宫》等。

    寿诞的礼俗?

    过去,民间对成人诞辰的庆祝愿一般比较简补。只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尊长,其子女以示敬意为其生日操办寿诞仪式较为隆重外,多不邀请亲友参加,只是家人团聚一下而已。但近年来,在工厂或部队中,通过为职工、战士祝贺诞辰进行思想工作的做法,逐渐开始盛行起来。一般是在生日当天贴红榜公布诞生者的姓名,写几句祝贺词。并由领导出面赠送生日贺信、生日蛋糕,有的还给生日的同志额外加几个菜,以示祝贺与关怀。恋人之间,相互祝贺生日通常都有被看作是件大事,切不可忽略。其形式可以采取致贺信,也可以赠礼品。这种礼品一般是具有爱情象征的纪念品,但重在意义面不一定要花大钱,借以增进双方的感情。庆祝家庭成员中成人的诞辰,一般有这样一些活动:首选是吃寿面。生日吃寿面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取其“长寿”之意。在我国南方,如为老年人祝寿,还有向邻居送寿面的习俗,一般是一碗用大猪排做盖浇的面条。而邻居对此不应客气或拒绝,相反,要向主人口头表示生日的祝贺。其次是准备一些较丰盛的酒菜,在生日那天全家人一起聚餐,有时也请些关系比较亲密的亲友相聚。如果祝寿人和“寿星”分居在两地,家人照样可以进行庆祝活动,但事前要寄给“寿星”一封生日祝贺信,信要写得热烈和诚挚,而且最好要让“寿星”能在生日当天收到。再次是近年来不少家庭在祝贺诞辰的活动,增添了吃生日蛋糕的活动。糕、乃“高”的谐音,意为“寿高”。如果当地没有奶油蛋糕,买一般的鸡蛋糕也行。自古以来,生辰寿诞礼俗,分成两个大的段落。前期的寿诞礼仪,并不显示得那么重要。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往往对其十分重视,即使寿星们不在意,子孙也要在这种可以做而子的礼仪上做文章。

    生日做寿是怎样的?

    做生日,尤其是为老年人做寿,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寿诞礼仪是比较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所谓五福寿为先,《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不但寿排在第一位,而且其他如“康宁”、“考终命”等也与寿有关,可见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做生日的意义一般在于祝愿、祈福、庆贺健康长寿,年长的人做生日称为做寿,又称祝寿、庆寿、贺寿等,是每年生日时所举行的人生礼仪。一般只有年纪较大的人才做寿,按照传统,五十岁以前在诞生日举行仪式称为“过生日”,五十岁以后才是名正言顺的“做寿”。不过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

    做寿是一项相当古老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寿诞礼仪还不甚完备,但是这类仪式已经比较盛行。如《诗经·豳风·七月》有“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天保》有“如南山之寿,不塞不崩”的记述,表明当时不但已经有做寿礼仪,而且做寿时还有要表达祝福的习俗。至汉代,尊老敬老成为流行的社会风尚,做寿被看做是孝顺的一个表现形式,因而做寿仪式也是办的越风光体面越好。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做寿礼仪。唐宋时期,则是做寿礼俗发展的高峰阶段。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曾将自己的生日称做“圣寿节”,开了中国皇帝庆寿的先河,民间的做寿风气则更为盛行。到明清时期,做生日的意义已经逐渐不再仅限于原始的祈求长寿、保佑健康的目的,开始成为人们享乐、炫耀和相互攀比的机会,因此做寿规模越来越大,寿礼也越来越贵。在当今社会,做寿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手段,讲究礼尚往来的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向寿星赠送礼物。西方文化中的生日蛋糕、生日蜡烛以及生日聚会等元素也逐渐融入中国的做寿礼仪。

    做寿的礼仪在各地都有不同特色,一般来说,男子办虚岁,女子办实岁,整岁生日要比其他年份办的更为隆重。做寿礼仪比较繁复,讲究的人家通常在生日前一天就开始做寿,称为“暖寿”。生日当天,会设置寿堂、摆好寿烛、挂上寿幛,张灯结彩等待仪式开始。寿堂的布置一般是在正厅墙壁的中间悬挂南极仙翁(为男性做寿)或瑶池王母(为女性做寿)或其他象征高寿的画轴。寿堂中央设置礼桌,桌上摆上寿桃、寿糕、水果等物。做寿当天,寿星端坐于寿堂中间,接受亲友宾客的祝福和晚辈的叩拜,称为“献寿”,通常平辈只是作揖,晚辈则需叩头。献寿仪式结束以后,主人家摆开寿筵,大家依次入席,品尝寿桃、长寿面等食物,富贵之家还会请来戏班表演,总之越热闹越好。

    寿桃、长寿面、寿筵等是寿礼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

    关于寿桃的传说众说纷纭。据说,当年孙膑十八岁离开父母,到遥远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此后埋头苦学,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其间,他既没回家,也没有给家里写封信。这一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他老母八十岁的生日,禽兽尚且知道要报答抚育之恩。而他却有十二年没有回报母亲的恩德。于是他决定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临走之前,鬼谷子送给孙膑一个桃子,并且嘱咐他说:“这个桃子是不会轻易送人的,你在外学艺未能报孝母恩。就送给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接过桃子就谢别师傅上路了。当他风尘仆仆赶到家中时,全家正在为老母亲做寿。孙膑取出师傅给的桃送给母亲说这是师傅所赠的礼物。母亲见到孙膑回来非常高兴,接过桃吃了一口后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发生了返老还童的变化:满头银发变做青丝,满脸的皱纹全都消失,以往昏黄的双眼重又变得明亮,掉光的牙又长了出来,就连走路也不用拄拐杖了。看到母亲的变化,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消息传出去以后,人们也纷纷仿效孙膑的做法,在做寿这天送桃子给父母,希望他们也永远年轻,健康长寿。由于鲜桃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于是在没有鲜桃的季节,人们就用面粉做成桃子的样子给父母拜寿,称做寿桃。

    古往今来,长寿面在做寿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角地位。传说汉武帝有一氏与群臣聊天,说到人中与寿命关系重大,人中每长一寸,人的寿命就多一百年。东方朔笑言,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岁,那不是有八寸长的人中吗?群臣想到八寸人中的长脸(面)人,不由得大笑。这虽然是戏言,但经过长期流传,人们逐渐相信人中真的与寿命有关系,为求吉利,就在做寿时赠送长寿面给寿星祝寿,祈求获得长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因为面条的形状比较长,且“面”与“绵”谐音,容易使人联想到寿命的绵绵不绝,表示延年益寿,因此做寿要吃长寿面。《清稗类钞》中记载:“馈人以米面及炒热之面,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因此,在做寿之日吃面条的习俗,就逐渐的流传开来了。寿面一般三尺长,每一束约百根以上,盘成塔形,顶部插上寿字,再在上面罩上红纸作为寿礼,敬献给寿星,通常准备双份,在祝寿时把寿面置于寿案之上。寿面是过生日时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广开寿筵是做寿时的重要环节,有时富贵人家甚至会摆出流水席。在先秦两汉时期,做寿的礼仪还不完整,只是在举行宴饮、庆贺活动日寸“献酒上寿”,在敬酒的时候表达祝愿。后来,寿筵就逐渐成为做寿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献寿仪式完毕之后,人们依次入席,共饮寿酒,吃长寿面,祝福寿星长命百岁。寿筵中寿桃、长寿面等食物必不可少。清代,康乾时期的几次规模空前的寿筵盛会,使民间祝寿风俗更加兴盛起来。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生日宴会,当数乾隆皇帝举办的干叟宴。这一年乾隆已经年逾古稀,又喜得五世玄孙,于是他自称是古稀天子,十全老人,颁诏请天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代表共计六干余人,来紫禁城参加他的生日寿筵,庆祝自己的生日。皇帝如此,万民自当效仿,一时摆寿筵的风气大盛。

    被邀请来参加寿筵的亲友宾客往往都会备一份礼物作为寿礼。寿桃、寿烛、寿联、寿图等都可以用做寿礼。一般寿礼上都会加上些象征长寿的图案,如松柏、龟鹤、寿星等,都是与长寿有关的吉祥物。寿联是一样常用的寿礼,一般分为自寿联和贺寿联两种。自寿联的内容往往诙谐有趣,讲究以自嘲的笔墨抒发个人志趣情怀,或是感慨人生心得,通常写得文雅又个性鲜明的为上品,如郑板桥的六十自寿联:“常如做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干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而一副贺寿联往往既能表达撰写者的祝福,也称颂寿星的业绩,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祝寿礼品。如乾隆皇帝八十寿庆时,纪晓岚所写的寿联:“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既庆贺了乾隆的八十大寿,又点出他在位五十五年国泰民安的功绩,使得乾隆十分高兴。寿礼表达了亲朋好友对于寿星的祝福,在讲究礼尚往来的社会也具有一定的交际作用。

    做寿礼仪发展到今天,有许多繁复的仪式已经消失,但是在生日当天表达祝福、庆贺生辰和祈求长寿等做寿的内在意义却依然存在。摆寿筵、送寿礼、吃长寿面等习俗都很常见,并且还融入了很多时代元素,比如送旅游机票给父母作为生日礼物等,既表达了子女的心意,也能使老人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健康长寿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做寿习俗也会继续不断地流传下去。

    古代寿礼及祝寿辞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上层统治集团中就已经出现了“献酒上寿”的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在一些欢乐、喜庆的场合中,出现了地位较低的人举起酒杯为地位较高的人庆贺祝福,祈祝他们寿运永继,长生不老等一些祝寿仪式。

    但这种“献酒上寿”不是在诞生的纪念日里举行,而是一种特定涵义的祝酒,或为了娱乐,或带有目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祝寿礼俗从南北朝开始,当时主要是给小孩子做生日,至于成人,若父母在世也可以做寿,但是父母去世就不能做了。

    唐代“圣寿节”的出现是祝寿礼俗的高峰,唐明皇这位风流天子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为皇帝庆寿的先例,从他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圣寿节”。

    到了明清时期,不管是做寿的范围(以前只局限在王公贵族、富人才能做寿,到了清代,贫民也能做寿)还是规模,都有了空前的扩大。

    寿诞礼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的一生要重复好多次。寿礼也叫“过生日”,此外还有“做寿”、“祝寿”、“贺寿”等名称。但是寿礼又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小的时候庆贺诞生的仪式不叫寿礼,而称为“过生日”,人们认为小孩子、年轻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的。而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能称为“做寿”。

    寿礼一般在40岁以上才开始举行,但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过半百也不能“做寿”,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古时候的寿分上中下寿,100岁为上寿,80岁为中寿,60岁为下寿。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男称椿寿,女称萱寿。

    在源远流长的寿诞文化中,对男女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寿诞日有一些专门的称谓:如:弄璋指男孩诞生;弄瓦指女孩诞生;悬弧之辰指男子生日;悬诞之辰指女子生日。

    伴随着祝寿礼的产生,诞生了一种在寿诞礼上使用的专门文体,即寿诞礼辞,包括祝寿柬贴、祝寿锦幛、祝寿诗词、祝寿楹联等。

    寿柬是专门用来邀请亲友前来参加自己长辈寿辰的请贴,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不由寿星自己具名。寿柬的格式与写法除了按请贴的要求外,还有一些固定的用语,如父亲称“家严”,母亲称“家慈”,男子生日称“悬弧”,女子生日称“设蜕”等。寿柬的款式有横排和竖排两种。

    寿幛,也叫礼幛。一般都是用绸布题字做成的。一般在整幅的红绸缎上,剪贴喜纸。有用红纸的主轴,称“寿轴”;也有外装玻璃框的,称“寿屏”。寿幛有直式与横式之分,不论直式与横式,皆采用长方形。寿幛的撰写,应考虑到寿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因素,用语多为赞颂性或祝福性的话。寿幛用字简短,有一个字的,如“寿”字;有四个字的,如“寿比南山”等,通常以四个字为多。寿幛题辞为四字的,在四字当中,有一定的平仄声规律。大概是以平声开始,必以仄声收尾;仄声开始,必以平声收尾。这就是所谓的“平起仄收,仄起平收”。

    祝寿时,所做的诗词,叫寿诗、寿词。大体分为自寿和寿人两种。给自己生辰时所写的文章叫自寿,为别人寿诞所写的叫寿人。

    自寿的诗词,或写在青少年,或写在中年,或写在晚年,由于身世、阅历和感受各不相同,所抒发的情感亦各有千秋。为他人祝寿的诗词,大体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家属亲人所写的寿诗和生日词;一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他人祝贺所写的寿词。

    祝寿楹联,简称寿联。撰拟寿联时,必须分清对象,确立主旨,选用恰当的词句,保证流畅,使人看了能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寿联多用文言文,并且多用成语、典故、专名。

    中国人为什么过生日呢?而不是过寿呢?

    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定,俗语包括:民间谚语、歇后语、口头常用语等等。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自古提倡孝道,因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了众多关于孝道的俗语,例如“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就是其中之一。
    01
    母在不庆生
    从字面理解,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母亲在世之时,孩子不应该庆祝生日。为什么古人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其实古人说的“庆生”并非指过生日,而是指“过寿”。
    按照古代礼制规定,幼儿、青年、中年人都是不能过寿的,人只有过了50岁,过生日才能称为过寿。
    按照《周礼》记载:六十为下寿,八十为中寿,一百岁则为上寿。
    而且就算年过50,但家中父母尚在,最好也不要做寿,因为“尊亲在不敢言老”,这体现了对老人的一种尊敬和孝心。
    那为何古人还要特意强调:“母在不庆生”呢?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孩子出现意外的几率非常高。
    所以孩子生日那天,对于分娩的母亲来说也是最危险,最痛苦的一天。
    中国人最讲究孝道,特别是母亲的十月怀胎,以及一朝分娩的辛苦和艰难,应该值得每一位子女铭记。
    最懂感恩的人,自然不会在母亲最痛苦的一天,来庆祝自己的生辰,所以才有了这句俗语。
    除了告诫子女要懂感恩,这句话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那就是告诫子女:
    有机会还是要多孝敬父母,不要只顾着自己过生日,而忘记了母亲的寿诞,趁着老人还健在常回家看看。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等到那时再后悔。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外与朋友大办生日宴,却总是记不起母亲的生日,只留老人在家苦苦期盼。
    作为儿女,今后请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让他们能够度过一个儿孙绕膝的安乐晚年。
    02
    父在不留须
    对于这句话,很多人不理解,在古代中国,男人成年之后都会蓄须,只有极少数人不留胡须(例如太监)。
    而且儒家思想告诫世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在古代,胡子是美男子的标配,《汉书》中描写刘邦的容貌写道:“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著名的美男子霍光则:“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还有武圣关公,人称美髯公,胡须长达两尺。
    很显然,古代人在成年之后就会蓄须,那这句“父在不留须”的俗语,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还要从辛亥革命说起,1911年,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动起义,迫使清朝皇帝退位,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
    为了改变国人封建落后的思想,革命党废除了儒家中很多糟粕思想,比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鼓励男子割辫、剃须。
    后来还形成了一种风俗,父母都在世,不留须,父亲去世,留上唇胡须,母亲去世,留下巴胡须,双亲都故去,才会上下一起蓄须。
    现在能够看到鲁迅先生的照片,几乎都留有上唇胡须,这就是他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而留的。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皮肤白净的“小鲜肉”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很多男人早已不再蓄须。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都是无私的,润雨无声的,他们不会真正在乎子女为不为自己过寿,蓄不蓄须。
    他们为子女的奉献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古代有二十四孝,有孝子割肉奉母,现代的年轻人也应该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孝道继续发扬光大,经常回家看看父母。
    父母期盼的只是阖家团圆,儿孙绕膝,不论有钱没钱,只要全家人欢乐幸福就好!

    生日那些事儿

    亲爱的,你的生日快到了吗?它是几月几号呢?想一想,多少人知道你的生日,你又会告诉多少人呢?

    当自己生日时,你喜欢和朋友聚餐庆祝、不醉不归,还是不告诉他人、独自默默祝福甚至不过生日呢?你愿意参加他人的生日派对吗?你会给他人买生日礼物吗?你认为怎样的生日礼物才是好的祝福呢?

    你觉得生日重要吗?生日的意义是什么?生日又会给你带来哪些感动和思考呢?

    我的二十岁的生日在上周六刚刚过去,没主动告诉别人,当然也没几个人知道。我仔细算了算,知道有六个人:父母,两个舍友,与我同天生日的朋友A和我自己。其实,父母并不记得,他们是在我发朋友圈祝福A时才想起来的。而两个舍友也是从聊天中无意知道的,舍友Y的姐姐的生日比我晚一天,我感觉很凑巧就顺嘴说了一下。严格来说,只有我自己知道。

    你是不是觉得,我活得很失败?我并不这么想。

    在回答上面那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日”。

    什么是生日?现在的生日庆祝方式起源于哪?内涵又是什么?

    生日,顾名思义就是指出生之日,也是满周岁那一天。

    现在流行的吃蛋糕庆祝生日的方式起源于西方,带有魔法和色彩。

    在蛋糕上点燃蜡烛的习俗源于希腊人。希腊人在圆月般的蜜饼上点燃小蜡烛,然后放在阿耳特弥斯神的庙坛上,以供奉这个月神。根据民间的传统信仰,在生日点燃的蜡烛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使愿望实现。

    点上与岁数相同的蜡烛,然后再由寿星一口气吹灭蜡烛。据说,这是因为古时的欧洲人相信烟是能够升入天堂的,许愿后一口气吹灭蜡烛,那么自己的愿望就随着烟一同升到了天堂,这样愿望便可实现了。这些庆祝活动都旨在保护当天满周岁的人不致被邪灵伤害,并确保他在未来的一年安康。

    但基督徒并不庆祝生日,因为他们认为庆祝生日是异教习俗。随着晚清西学东渐,这些习俗传入中国,渐渐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生日庆祝方式。

    我国古代怎样庆祝生日?

    在古代,我们也有些独特的庆祝生日的观念和方式。

    南北朝以前,是没有过生日和祝寿的风俗的。有些地方的民俗认为,“孩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甚至有“一只脚在棺材里,一只脚在棺材外”一说。所以,有人觉得在生日那天,应该以孝敬母亲为主。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坚持不搞生日庆祝,这说明即使在隋唐大一统的历史条件下,虽生日祝福的习俗礼仪已从江南传遍全国,但依然有许多人维护传统,不搞生日庆典。

    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原地区对这种习俗是相当排斥的,而把生日搞成庆祝活动的习俗起源于南方地区。

    据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篇》说:“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的江南地区,已经在有了在生日这天庆祝的做法。

    过生日为什么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呢?

    在中国文化史上,佛教的传入是一个大事件,它在很多方面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恰恰兴起于魏晋,唐朝以后大盛。

    佛教文化似乎很重视诞辰日,很多佛教节日实际上就是各个佛和菩萨的诞辰日。这些佛教节日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唐宋以后,佛诞辰日等其他节日被迅速世俗化,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之前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是无关紧要的,不需要去记住他,更不用说纪念它。而佛教的传入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佛教的诞辰是四月初八,那我的诞辰是哪天呢?佛教诞辰日要“浴佛”、“行像”,我的诞辰日能不能搞点儿特别的仪式呢?这种观念就是中国确立过生日习俗的思想基础。

    据考证,封建帝王确定在生日举行大型祝寿活动始于唐代中期。自唐玄宗开始,每逢皇帝生日,全国都休假三日举行庆祝活动,“朝野同欢”。此后,历朝皇帝纷纷效仿,相沿成习。上行下效,百姓过生日、做寿的习俗也逐渐兴起。
    寿诞那天,要摆宴庆祝。贺寿的来客都要携带寿礼,诸如寿桃、寿糕、寿烛、寿屏、寿联、寿画、寿彩、万年伞等。这些礼品中但凡能缀饰、点画图案的,一般都有象征长寿的图案。

    寿宴中不可缺少的是面条和寿桃。生日吃的面条美其名曰长寿面,有长寿之意。寿桃,一般由白面制作,做成桃子的形状,尖部染上红色,也意长寿。传说,汉武帝好长生之道,西王母将三千年一熟的蟠桃送给他,汉武帝食后,欲留核儿钟之。西王母说:“此桃三千年一实,中土地薄,种之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情节,更加强了人们对寿桃的青睐和喜爱。

    在古代,一般只有儿童和长者才过生日,但更重视年长者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所以生日可以看作是一个家庭的节日。中国古典的民间有个俚俗“长尾巴”,用来称呼小孩子或尚未结婚年轻人的生日。 北方和南方都有这样的说法,通常是指长辈对晚辈说过生日。 16岁成年,是最重要的生日,以后父母就会说每一年长一次尾巴。

    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从前医药不发达,婴幼儿夭折率高,民间传说把小孩儿名字取得越难听,越能长命百岁。就像我弟弟小时候叫“臭蛋” ,哥哥叫“小臭”大概就是这个缘由。二是为长辈做生日是很正式的事情,小孩子过生日就不必那么讲究排场啦。 所以家中长辈叫过生日或做寿,至于小孩儿就叫做长尾巴了。
    如今,虽说在一些老人寿辰上也有传统习俗的痕迹,但也所剩不多。像我们给姥姥姥爷过生日时,古时的那些习俗也就只剩下吃长寿面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现在,前面的问题想得怎么样了?

    相信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现在庆祝生日,大多数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吃蛋糕,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吹蜡烛。只是为了过生日而过生日,甚至成了一种负担。

    我听过不止一个同学说过,“以后再也不告诉别人我的生日了,以后还要想着他的生日,给他挑礼物……”类似的话。别人给你送礼物,礼尚往来,理应回赠给别人礼物,有些人还计较着礼物的贵贱。可是,正处于学生时代,哪有金钱承担这些礼物呢?只好问父母借。送礼物的不情愿,收礼物的还得想着什么时候“还”。本来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变了味儿,祝福仅仅停留在一句简单的“生日快乐”上。

    所以啊,依我看来,我们还是传承我国古代的传统:在儿童时期和中老年时期过生日。处于青年时,不过生日,也不告诉别人,自己默默祝福就好。

    儿童时期,有父母、爷爷奶奶给过生日,祝福你健康、快乐地成长。中老年时期,儿孙满堂,孙儿们祝福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即使不收礼物,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而当我们处于青年时,过生日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相比之下,除夕之夜更能让你回顾走过的路,思考过去一年的得失,从而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开启下一年的征程。

    这样做以后,前面的那些问题就不成问题,矫情的感叹、焦虑也就不复存在了。

    你会问,只有我自己这样想不行啊,当别人告诉我他生日时我该怎么办啊?

    当别人告诉你他生日时,无非就两种情况:一,对他来说,你是他生命里很重要的人,他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关心和祝福。二,打着生日的旗号,变相要礼物、要聚餐,给自己、大家一个吃喝玩乐的理由。

    当遇到第一种人,那个人也应该是你生命里很重要的人。这种人没有几个,所以送生日礼物、聚餐、唱歌怎样庆祝或者不庆祝都无所谓,因为你们都开心、舒服。而当遇到第二种人时,说声生日快乐,然后找个理由拒绝其他的庆祝活动。

    试一试,这样想和这样做后,你会不会放松很多呢?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预热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