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国学百科 >


诸葛亮红色武器

诸葛亮各种发明的简介

诸葛连弩 这是诸葛亮出山後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十支!!! 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八阵图(又名八卦阵) 这是诸葛亮出山後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敌人。诸葛亮後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後,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阳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木牛流马 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量而发明的一种运量工具。据史料记载,应该是五出祁山用流马,六出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马善於上坡下坡,收粮等。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内有一绳,绳头接舌,绳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转舌头一次,方能再行 《诸葛亮集》卷四《制造》: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股)〔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度)〔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古)〔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後(细)〔轴〕孔去前杠(孔)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後脚孔分墨去後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後同)〔同。後〕杠孔去後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载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 杠耳 蒲元神刀 诸葛亮令巧匠蒲元造刀三千口,“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剃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诸葛亮集》卷四 五折刚铠 三国初的马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鞍蹬(《中国军事史》第一卷《兵器)第二章)构成,形制相当完备,除四足外,全身其余部分均在铠甲的防护之中。铠甲的坚硬度增强。受此影响刘宋时官造“诸葛亮筩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宋书殷孝祖传》)。此铠是否沿用诸葛亮“五折刚铠”(《诸葛亮集》卷二《作刚铠教》)的制法,已难知其详。但由此可知三国的铠甲制造已然达到炉火纯清的地步。 云梯,冲车 蜀军围陈仓,“起云梯冲车以临城,(郝)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孔明锁 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开孔明锁重现远古智慧,别让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 诸葛鼓 《益部谈资》、《游梁杂记》、《蛮司志》、《戎州志》记载的诸葛鼓 馒头 《事物纪原》记载的诸葛馒头 《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记载诸葛亮制伏孟获班后师回朝时,前军至泸水,时值九月秋天,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回报孔明。孔明遂问孟获,获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祸,往来者必须祭之。”孔明曰:“用何物祭享?”获曰:“旧时国中因猖神作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恬浪静,更兼连年丰稔。”孔明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杀一人?”遂自到泸水岸边观看。果见阴风大起,波涛汹涌,人马皆惊。孔明甚疑,即寻土人问之。土人告说:“自丞相经过之后,夜夜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号。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鬼无数。因此作祸,无人敢渡。”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马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吾今晚当亲自往祭。”土人曰:“须依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为祭,则怨鬼自散也。”孔明曰:“本为人死而成怨鬼,岂可又杀生人耶?吾自有主意。”唤行厨宰杀牛马;和面为剂,塑成人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馒头”。诸葛菜 《刘宾客嘉话录》记载的诸葛菜 诸葛木 《云南记》的诸葛木 诸葛筒袖铠、诸葛竹枪 《宋书》记载的诸葛筒袖铠、诸葛竹枪 铁蒺藜 《裨史类编》记载的铁蒺藜。 这里展出的马刺(铁蒺藜),不管怎么扔都是三尖着地,一尖竖起,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据说始于诸葛亮集卷四《制造》 九连环 诸葛环,就是现在的九连环玩具 都江堰测水位的标尺 都江堰用来测水位的标尺,直到80年代才按原样换成钢 评: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诸葛锦 诸葛亮改善了制锦工艺,南征时,把织锦的方法传授给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所以苗族把自己织的五彩锦称为"武侯锦",而侗族妇女织的侗锦又称"诸葛锦"。古来传说,蜀锦历久不褪色。原因在于蜀地养蚕的方法与他处方法不同,"当其眠将起时,以桑灰喂之",还有人认为是锦江(今成都南)的水质特别好,用它染丝、濯锦,能使色泽分外鲜明。蜀汉时管理织锦的官就驻在此地。杜甫《蜀相》诗云:"锦官城外柏森森"。 彼时成都被称为锦官城,原因即在此。

诸葛亮有什么发明

1,连发弩这是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

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

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十支!!!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2,八阵图(又名八卦阵)这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
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

此阵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敌人。

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3,孔明棋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

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

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

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

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

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4,火兽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

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

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5,搭桥枪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

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

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

诸葛亮也为此苦恼。

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

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6,孔明灯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

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7,木牛流马这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量而发明的一种运量工具。

据史料记载,应该是五出祁山用流马,六出祁山用木牛。

木牛流马善於上坡下坡,收粮等。

其构造极其像牛、马。

腿由粗木制成。

内有一绳,绳头接舌,绳尾接腿。

每行20里扭转舌头一次,方能再行。

诸葛亮的军事发明

木牛流马 八卦阵 天灯 火兽 搭桥枪 地雷 连发弩

诸葛亮一生都造过什么兵器

一、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因此诸葛亮对旧式车辆加以改装,称为「木牛流马」。

据说「木牛」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马」有方囊二个,每个可以装米二斛三斗,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

其实「木牛」即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动.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第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
二、八阵图

由于后世的附会臆测,加上小说戏剧的夸张渲染,八阵图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其实,八阵图只是古代作战时用以掩蔽士兵及阻碍敌军的防御工事或军事阵法,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山东临沂县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八阵篇》的残简。

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

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说的「八阵图」。

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可以变化许多阵法。

不过因年代久远,其具体内容已残缺不全了。

三、连弩

所谓「连弩」,类似架设在兵车上的武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唯一缺点是需要七、八名连弩士才能拉动弓弩。

此外,「八阵图」必须配合「连弩」使用,即敌人冲入阵内后,近则短兵相接,远则靠「连弩」来进行射击。

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郃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

四,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

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

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五,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

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

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

诸葛亮也为此苦恼。

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

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诸葛亮的品质如何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 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严于律己。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

  • 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

  • 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扩展资料:


诸葛亮其人心胸宽广、足智多谋、谦逊有礼、忠心耿耿、不以貌取人、更不大意轻敌,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诸葛亮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感动千古的人物之一和悲情英雄。在寻常百姓的心目中,他是智慧的化身。在史学家、家、军事家的心目中,他是道德的楷模、治国理政的能臣和运筹帷幄的战略家、军事家。

钱穆先生曾讲,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如果说五出祁山是表现诸葛亮的战争智慧,不如说这是在表达诸葛亮对刘备遗愿的忠诚,和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报答。他感动于刘备同自己的肝胆相照,他也拿出了他所能拿出的一切,来回报这份感动。

他有着权倾朝野的权利,自己随时可以做皇帝,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忠于执着,忠于承诺。在各方面做出了他一个中国文人、一任名臣、一国丞相和一个朋友以及一个长辈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五出祁山也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他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就是去要实现对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承诺,同时也是对大汉子民的交代。匡扶汉祚的大义,高度契合了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最高伦理。

如果蜀汉停止征伐,给予曹魏喘息之机,无异为坐以待毙。刘备死后,军力疲惫,曹魏从容调度五路大军伐蜀汉,便是明证。五出祁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以攻为守。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如果探究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机,亦可在《出师表》中寻找。其忠贞、牵挂和悲壮的感情扑面而来,不难看出,他已经抱定了一去不回的决心。

他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做贤臣良帅、古今完人的一切品质。无论、军事、战略、战术、文学、人品、为臣、为相、为父、为夫、为兄、为弟、为友、大忠、大义、大智、大慈、大廉方面均堪称楷模。

故杜甫有曰:“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苏东坡亦叹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身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身为宰辅,清廉千古绝无。泽被当时,名留后世。运筹帷幄,智绝天下,如无关羽失荆州、刘备征吴,则天下定矣!故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之千古慨叹。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