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情感百科 >


民法典规定了多少处公序良俗(尊重社会公德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有多少条涉及公序良俗

民法典规定了多少处公序良俗?

民法典有8个条文涉及对公序良俗的规范。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方面。

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8条涉及公序良俗规范的是: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九百七十九条 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五条 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第一千零二十六条 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三)内容的时限性;(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尊重社会公德是什么意思?

属于公序良俗原则。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在我国现行法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我国现行法上所称的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探讨这一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序良图的意思?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您还可以搜索:民法典有多少条涉及公序良俗的规范,民法典涉及公序良俗,民法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民法总则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民法典有多少条涉及公序良俗,民法典涉及公序良俗的规范,民法典有多少个条文涉及公序良俗,民法典有多少条文涉及公序良俗的规范,民法典中关于公序良俗的规定,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的提起④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