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科普 >


中秋节简介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是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

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月色也最美好。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的游子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因而,人们往往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中秋节是在秋分祭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史书记载,中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秋分一般是在八月十五日前后,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是月末,秋分祭月就看不到月亮,这就失去了意义。而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最亮的一天,所以人们就逐渐把秋分祭月的活动固定在八月十五。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叫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因此就叫中秋。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上:“中春昼,击土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在周代,每逢中秋夜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仪式。至于中秋节日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已很难说清楚。魏晋时期,已有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大约在唐初,中秋已成为一个节日。宋代,中秋节才比较盛行。明清时期,中秋节已和元旦、端午等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节日之一。

对于中秋节的起源,民间是与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的,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定之时,有一年“十日并出,流金砾石”,人世间到处“日光似火,四海如沸,山崩地裂,草木枯焦”。人民无处躲避。这时,后界凭着勇敢的精神和高超的射技,一口气射落了九个太阳,替人们解除了灾难,被拥戴为王。然而做了皇帝的后羿却成了暴君,他为了永远统治人民,还到昆仑山王母娘娘那里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贻害百姓,就将不死药吃了。结果她顿时身轻如燕,冲出窗口,直奔月亮而去。还有传说讲后界的徒弟逢蒙,十分嫉妒后羿的箭术,总希望后界死掉。有一年的八月十五,逢蒙乘后男外出打猎时,便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坚贞的嫦娥当机立断,马上把不死药全部吞下,冲出房外。结果,她立即身轻似燕,直上云天。可她一心恋着后界,就选择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安了身。嫦娥奔月后,后界思念成疾,便在院内摆下供桌,以瓜果食品等,面对月亮遥祭嫦娥。人们也纷纷效仿。于是八月十五就渐渐变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

在民间传说中,月亮上除了有嫦娥外,还有伐桂的吴刚和捣药的白兔。据说月亮里面有一棵五百丈高的桂花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肯专心学习,被贬到月宫里面砍桂,但这棵桂树随砍随合,永远也砍不倒,因而后人都能看到吴刚无休止地在月宫中砍桂。人们还传说,炎帝的孙子伯陵,与吴刚的妻子缘妇私通,缘妇怀孕三年,生下鼓、延、4t三个儿子。

缘妇内心有愧,就叫延、荃飞奔月亮,陪同他们名义上的父亲。月宫中的蟾赊、白兔就是他们两兄弟变的。

飞抵月球,一睹月亮的风采,这是人们千百年来没有实现的梦想,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日,人们登上月球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古人无法解开的月宫之谜,今天已经完全解开。原来月球上并无嫦娥和吴刚,也无玉兔和桂树,而是一个荒凉寂寞的世界,正等着人们用科学和智慧去开发。

中秋节最普遍、最重要的活动是祭月和赏月。祭月时,江苏吴县等地只是遥遥向空拜月;广东潮安等地是祭拜一位凤冠霞被的木雕神像;而在北京等地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光神妈。月光神码也叫月光纸,小的三寸,大的一丈,精致的还在纸上洒金。据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介绍,纸肆里卖月光纸,上面画满月像,中有月光遍照菩萨跌坐在莲花座上,下面是月宫桂殿,前有玉兔人立执柞而捣臼中仙药。在月未出来时,祭月的人家先朝月出的方向把月光纸贴好,设下供案,把一些应时瓜果陈列好。北方多用梨、苹果、鲜枣、葡萄、藕、带枝的毛豆、鸡冠花、西瓜等;南方多用袖子、芋头、香蕉、柿子、菱角、花生、藕等。再加上清茶、素油、月饼、糖果等。月亮升起时,便燃烧斗香(以线香编成斗形,中纳香屑),恭祀太阴星主月光菩萨来享用,妇女儿童拜完后,焚烧月光神纸,撤供,把供品分给家人享用,不在家的亲人也要为他留一份。男子一般不拜月。

中秋赏月,古人根据不同的爱好和条件,有多种形式。人们或设家宴于月下,为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古老神话的故事,共享天伦之乐;或在庭院、楼台、地坪上摆起月饼、抽子、芋头、花生等食品,全家人在如水的月光下一边赏月叙谈,一边品尝节日佳品;或争先占坐酒楼玩月,以先睹月色为快;或驾舟泛江作月夜之游;或徘徊于街市,以睹节日晚市热闹的场面,甚至连妇女们也“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呢呢,犹婆V月下,谓走月亮”。

中秋节的另一重要习俗是吃月饼。“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关于中秋吃月饼的由来,民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凯旋归京,长安城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有个在长安经商的吐蕃人向太宗献圆饼祝捷。太宗大喜,与众文武百官共食之。从此就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另一流传甚广的传说是:元朝末年,统治者不准民间用铁制的武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十家供养一个兵丁。这些兵丁往往胡作非为。有一年中秋节前,高邮张士诚暗中串联,在家家户户所吃的月饼里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

到了中秋之夜,家家m开月饼,看见字条,纷纷举行起义,以反抗元朝统治者。从此以后,人们每到中秋节,就更重视吃月饼,以纪念这次起义。

其实,“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可见吃月饼的习俗大约起自宋朝,只不过当时的月饼制作方法尚未定形,它还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到了明朝,中秋吃月饼才成了习俗。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近代,市面上已有月饼出售,且制作越来越精细。饼面上还印有各种美妙的图案,如“嫦娥奔月”

“银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现在的月饼,已成为传统糕点,花色品种十分丰富。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银辉洒地。目睹这美妙的月色,历代诗人写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其中,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咏中秋节词中意境最高、流传最广的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中秋团圆节就像一剂强力粘合剂,将中华各民族紧紧地A合在一起。它独特的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既寄托了人们祈求幸福美满、全家团圆的理想,又从不同侧面反映人类向往自由、征服宇宙和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每到中秋月圆之夜,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就会吹进海峡两岸中国人民心灵的湖泊,卷起思归的涟漪。“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蒙眺,恍若梦中;生卧徘徊心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这首抒发台湾同胞怀乡之情的诗词,真是感人肺腑。切盼台湾同胞早日回归祖国,使海峡两岸亲人团聚,共享中秋佳节之乐。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