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科普 >


债台高筑是什么意思债台高筑的近反义词债台高筑成语接龙

发音

成语

债台高筑

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ù

基本解释

[ zhài tái gāo zhù ]

战国时代周赧(nǎn)王欠了债,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逃到一座宫殿的高台上。后人称此台为“逃债之台”(见于《汉书·诸侯王表序》及颜师古引服虔注)。后来就用“债台高筑”形容欠债极多。

详细解释

  • 【解释】:形容欠债很多。
  • 【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分为二周,有逃债之台。”
  • 【示例】: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公司现已陷入~的境地。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出处

《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例句

1.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

近义词

家徒四壁

反义词

金玉满堂 绰有余裕

成语接龙

筑室反耕 耕耘树艺 艺不压身 身当矢石 石沈大海 海涯天角 角立杰出 出乎预料 料敌如神 神道设教 教一识百 百尺无枝 枝附叶着 着手成春 春意盎然 然荻读书 书香人家 家传户颂 颂德歌功 功高不赏 赏贤使能 能掐会算 算尽锱铢 铢铢较量 量小力微 微不足道 道不相谋 谋事在人 人微权轻 轻重缓急 急公近利 利时及物 物极则反 反风灭火 火烛银花 花花公子 子虚乌有 有眼如盲 盲人扪烛 烛照数计 计不返顾 顾景惭形 形孤影只 只轮不反 反璞归真 真凭实据 据为己有 有家难奔 奔逸绝尘 尘羹涂饭 饭牛屠狗 狗续貂尾 尾生抱柱 柱石之坚 坚执不从 从谏如流 流离播迁 迁延观望 望风扑影 影形不离 离世遁上 上行下效 效死勿去 去食存信 信口开河 河清海晏 晏然自若 若有所失 失魂丧魄 魄散魂消 消息灵通 通邑大都 都中纸贵 贵不期骄 骄佚奢淫 淫言狎语 语妙天下 下笔成章 章父荐屦

释义

债台高筑,成语,作谓语、补语。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服虔说:周赧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

英文翻译

be heavily in debt

更多介绍

债台高筑,成语,作谓语、补语。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注引服虔说:周赧王欠债很多,无法偿还,被债主逼得躲在一座台上。

中文名
债台高筑
释义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用法
作谓语、补语
出处
《汉书·诸侯王表序》
相关人物
周赧王

债台高筑成语解释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无法偿还。

债台高筑成语示例

(1)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公司现已陷入~的境地。

(2)为了给妻子看病,他已家徒四壁,~。

债台高筑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债台高筑成语辨析

债台高筑近义词

负债累累

债台高筑反义词

绰有余裕、金玉满堂、腰缠万贯、堆金积玉

债台高筑成语典故

战国后期,周赧(nǎn)王听信楚考烈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他让西周公拼凑6000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就花完,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

债台高筑英文翻译

be heavily in debt /be deeply in debt

债台高筑历史事件

“债台高筑”是很有名的一则成语典故,形容负债很多,无法偿还。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周朝最后一王周赧王。

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均在今登封市一带),斩首四万,已经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今王城公园一带)。周赧王和各位大臣一片慌乱,不知该如何对付强大的秦国。就在这时,楚国派遣的使者向周赧王献计说:秦国强大,单独一个国家难以对抗,只有以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联合攻秦才有可能自救。周赧王与大臣们觉得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便起草诏令,分发六国,约定时间集中兵力攻秦。

此时周天子只剩下很小一块领土了,虽然反复动员,才集合了六千人马。为筹集这批人马的军费,只好向国内的富商大贾借债,并答应灭秦后还清本钱和利息。

到约定日期,周赧王把六千人马带到集合之地——伊阙(即龙门)。等了好些日子,除了楚、燕二国外,其余各国毫无音信。只靠这点力量,显然不是强秦的对手。此时,军费也所剩不多了,抗秦攻秦的计划只好作罢,已集中的人马也各自散去。

秦国得知周天子要联合关东六国抗秦伐秦,便命令大军攻打周天子。秦军打到王城,周赧王降秦,被秦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

众债主一齐赶到新城向赧王讨债,赧王无法招架,就躲进一处建在高台上的驿馆内,这处高台就被称为“逃债台”、“避债台”。

成语释义:原指为避债而匿于高台之中,使债主寻之不易,后形容负债过多。

成语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虖厄岖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被窃铁之言”。 颜师古注:“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责,就是现在的债。

债台高筑成语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朝代的时候,周朝是十分兴盛的,这就是所谓"大周八百年"。可是传了八百多年,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到了周赧(nǎn)王的时候,周天子的土地,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几个县而已,不但比不上秦、楚这样的大国,连大国底下的臣子封地没准也比不上。周赧王本人呢,完全是一个傀儡,人家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这时,诸侯国中,秦国尤为强大,经常出兵平灭那些弱小的国家。有一回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结果却被魏国的信陵君打败了。赵国得救,秦兵战败,在各国家引起了很大震动。当时楚国有一位名士叫春申君,便向楚国的国君楚考烈王建议说:"大王,机会来了。秦国老想称王称霸,这次信陵君打败了它。假如您此刻联合几个国家,一齐攻打秦国,就能把秦国灭了。这样一来,您就成了各国的盟主。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啊。"

楚考烈王给春申君说动了心,说:"这事能行吗?""绝对行。更何况,您可以借助周天子的名分,请他表示支持,也跟着出兵。""周天子没有多大地盘,也没有多少兵啊。""就算出十个人,那也是天子出兵啊,可以鼓动人心。"楚烈王便答应了。于是,楚国就与各国联络,要建立一个联盟,联合向秦国发起进攻。同时,楚考烈王派人给周赧王送去一道公文,里面说:"我们要联合起来灭掉秦,请天子支持,也请天子出兵。"周赧王听说楚王要联合各国灭秦,想起自己的地盘被秦国侵占了不少,心里很高兴,马上就签署天子令,说:"我同意你们联合起来共同灭秦,我也参加出兵。"

不过,到了出兵的时候,周赧王才感觉到问题很严重。为什么?他的国家小啊。好不容易凑齐了六千人,许多还是老弱残兵。"只有六千人也得出兵!"可是,六千人得有兵器,有粮饷,有供给。这些东西都需要钱。周天子国库空虚,怎么办呢?周赧王就想到个主意,干脆向领地里的商人、地主借钱,告诉他们,这次要是把秦灭了,把战利品得来,就连本再利加倍偿还他们。这一号召还真管用,不少人都愿意投资,军队有了经济资源,就开始让这六千人开赴前线。

可是这六千人走到半道上却驻扎了下来。怎么回事呢?原来楚国去联合各国,虽然口头上都答应了,可是到出兵的时候,就各有打算。有的国家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去攻打秦国,只会自己遭受损失;还有的国家,比如齐国,跟秦国关系本来就不错,所以就按兵不动。楚考烈王发现各国都不愿出兵,联军组织不起来,自己再一考虑,要是只有两三个国家出兵,也没有灭秦国的胜算,干脆自己也不出兵。只有周赧王的兵来了,楚考烈王告诉他们:"你们先回去吧,这次准备得不充分,先不打了。"这六千人就又回来了。

这一出兵可花了不少钱,但没打仗,自然就没有战利品,也没得什么钱。这下周赧王欠的债可不少。那些借钱给他的债主整天就堵着宫门要账,甚至有的还要冲进宫去,他们说:"您是天子,说话要算话的,借了我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还?"周赧王吓得跑到后宫去,那里有一个高台,他便躲在上面,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作债台,意思是躲债之台。周赧王在这台上躲债,就叫"债台高筑"。

"债台高筑"这一成语,直到今天仍然被用来形容欠债很多,无法偿还。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