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生活科普展示 >科普 >


古代1里等于多少公里?(古代一公里)

摘要:古代1里等于多少公里?【商朝时期】井田制中:1里=900(长宽各三百步)。后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逐渐由面积单位,变成距离长度单位。【秦汉时期】1步=6尺 ,1里=300步,这一计量方式沿用到唐朝。【唐朝时期】改为:1步=5尺 ,1里=360步。【清朝时期】1里=营造尺1800尺;营造尺1尺=0.32米,

今天给各位朋友讲解下 东汉一里地多少米 的百科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1里等于多少公里?(古代一公里)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古代1里等于多少公里?

【商朝时期】井田制中:1里=900(长宽各三百步)。后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逐渐由面积单位,变成距离长度单位。【秦汉时期】1步=6尺 ,1里=300步,这一计量方式沿用到唐朝。【唐朝时期】改为:1步=5尺 ,1里=360步。【清朝时期】1里=营造尺1800尺;营造尺1尺=0.32米,所以1里=576米=0.576公里【民国时期】1里=150丈=500米=0.5公里,这次制定的里制,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一直沿用至今。扩展资料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发展: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传世的商代古尺,尺长15.8cm,分十个寸格。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同时制发了成套的度量标准器,发到各地,把商鞅在秦国实施了100余年的度量衡单位制推行到全国。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沿用了2000多年,形成了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制独特的体系。对我国以后各代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后,唐、宋、元、明、清、民国都建有自己时代的度量衡制度。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度量衡单位制就变得极为混乱。虽然民国曾颁布《度量衡法》想要统一度量衡,但全国度量衡单位制终未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5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在各级**统一组织领导下,全国进行彻底的计量单位改革。截止到1987年,除少数民众仍存有旧制计量器具外,**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制度使用了法定的计量器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度量单位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

1步=6尺 , 1里=300步
这一制度沿用到唐朝,唐朝以后改为1步=5尺 , 1里=360步 . 【引,丈,尺,寸,分】合称【五度】十进制,其下还有【厘,毫,秒,忽】十进制长度单位。

【现代公制】和【市制】换算关系:1公里=2里

【古制】和【今制】换算关系,据秦汉时期文物测定以下数据供参考:
1 尺~23.1厘米

秦汉~唐初 1里=300步*6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
唐~ 1里=360步*5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

中国古代的一里是不是也等于500米

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然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l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
①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27页.
②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第540页:古今尺度的比较表.
二、以商尺(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里长度的一次重要演变.商尺,传说为商朝的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这种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步为五尺.一尺的长度为秦尺的1.25尺.《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由于营造尺是历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强,应用广泛.随着社会发展,以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然而这一点来得毕竟太迟了.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时明确规定里制为:“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在“新制说略”中指出:“长短度分为两种:一曰尺度,以尺为单位,所以度寻之长短也.一曰里制,以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用以计道路之长短也.里制即积尺制而成.盖道里甚长,若仅以尺计,则诸多不便,故必别为里制.”①这里把尺制、里制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列出,在当时是有新意的.
据上述清光绪末年所立里制可知:一里为营造尺1800尺.营造尺一尺等于0.32米,所以1800尺,等于576米.因今市里一里为500米,所以以营造尺计里则一里为今市里的115.2%.
三、第三次中国里制的变化,发生在民国时期,“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并与其结合.所谓继承中国里制特点表现在: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里制为一里300步,这次里制为一里150丈,而以营造尺的五尺为步、二步为一丈,则150丈恰为三百步.所谓吸收西方米制与之结合表现在:“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则是以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国的里制,而中国的市尺则变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这样二者融为一体.由于这次制定的里制,适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所以沿用至今.

古时所说的封邑百里之地到底有多大?

方圆50公里。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面积。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

1、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2、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3、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扩展资料现代一里的来源:“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并与其结合。所谓继承中国里制特点表现在: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里制为一里300步,这次里制为一里150丈,而以营造尺的五尺为步、二步为一丈,则150丈恰为三百步。所谓吸收西方米制与之结合表现在:“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则是以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国的里制,而中国的市尺则变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这样二者融为一体。由于这次制定的里制,适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所以沿用至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里

1里地等于多少米?

1里地等于500米。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是长度计量单位。常用于计量地理距离,现在被称为华里、市里,一里等于500米,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长度计量单位。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一里特指一市里,旧称一华里。用于计算路程、地理距离。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扩展资料:古制换算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随着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的含义,逐渐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隋唐改一里为三百六十步,后沿用至明清未变。相对于表面数据,历代度量衡的实际值,存在不同程度变化。秦汉以六尺为步,一尺长约23厘米。隋唐以五尺为步,一尺长约30厘米。相比起来,人类步幅几乎不变。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1.5米。井田制与里坊制中国古代城市居民聚居之处。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围以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后,陆续拆除城墙,封闭式的里坊制至此结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里

汉朝一亩地产多少粮食

汉代的粮食亩产,有两类典型材料:一是一般亩产,一是特殊高产.
1、一般亩产 汉代有关一般亩产的典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荀悦《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100亩产粟 300石,亩产粟3石.汉代的小亩比战国时期的周亩略小,合今市亩0.228亩,折合今量就是亩产粟281市斤,高于战国后期的247市斤,比战国前期的亩产205.8市斤就更高了.
(2)《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吴慧认为,晁错所说的石乃是大石,并且认为这个石指的是“米”,而不是原粮.荀悦所说的3小石粟,合大石粟为1.8石,折米打六折为1.08大石,也就是为米约一石.有的研究者认为,晁错所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乃是“不过三百石”之误.这样也可和荀悦“三百石”之说相契合.我们也把此说列在这里,备考.
(3)《管子·治国》说:“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常山”,即“恒山”,系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用的.因此,可视此材料为汉代的亩产资料.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汉代的大石,“二石”粟合小石3.333石,比荀悦所说的3 石,又有提高.这里所说的亩产,是“四种而五获”,即复种的产量.
(4)《淮南子·主术训》说:“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战国前期一家两个劳动力能耕100亩,一个劳动力平均耕50 亩,合今市亩15亩左右.其中可能包括部分田是用牛犁耕作的,用人力耕作,可能达不到15亩.所以这里说“不过十亩”.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和石,指的是大亩和大石.大亩10亩,中等条件下年产40石,亩产4石.一大石谷合小石谷为2.77石.这是南方稻谷的亩产.
(5)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说:“今通肥硗之率,十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东汉时期,也是亩产3石粟,同西汉的产量水平相近.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
上面所列五条材料说明:(1)亩产3石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2)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 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3)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
2、特殊高产
汉代,除了一般亩产以外,还有水利灌溉田和“代田”,特别是“区田”的特殊高产,现将有关材料述之如下:
(1)《史记·河渠书》载河东守潘系之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需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这就是说,灌溉田的平均亩产是4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合小石亩产为6.666石,其亩产为一般田亩产3石的一倍以上.
(2)《史记·河渠书》中还载有庄熊罴之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可令亩十石.”吴慧认为,这里的亩也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小石亩产16.6石.
(3)《史记·沟洫志》中载贾让之言:“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吴慧认为,从2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所谓“高田五倍”;下田从原来的1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下田十倍”.
(4)《史记·货殖列传》有“带郭千亩亩锺之田”的说法,这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10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一锺是10小石,是一般田亩产3石的三倍多.
(5)去汉未远的稽康在《养生论》中说:“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上好的“良田”亩产10石,是天下公认的高产水平.吴慧认为,小亩产粟10小石,折合今市制亩产937斤,已经接近亩产1 000斤了.
(6)《汉书·食货志》中载有武帝末年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在西北地区推广“代田法”之事.说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善者倍之”.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大亩,“斛”指大石.折合小亩小石为1小亩比缦田增加7斗乃至1.4小石,即每小亩产量为3.7~4.4小石.
(7)《汜胜之书》载有所谓“区田法”.它是采用深耕作区、增肥灌水、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该书说“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秋收区别三升粟,亩收百斛”,“如此,即山区种之,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亩收千石,岁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小石,折合亩产粟(麦)28.9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3 904斤.有人怀疑区田法是否能达到如此高产,这是个有待研究和控制的问题.
总之,汉代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比战国时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47斤,是增产了;汉代粟豆平均亩产2.8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 264斤,比战国时粟菽平均亩产合今市制亩产232斤,也是增产的. 汉代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至于区田则有更高的产量.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